稻米文学 > 古代言情 > [水浒]掀翻大宋

230-24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稻米文学www.daomitxt.com提供的《[水浒]掀翻大宋》230-240(第9/13页)

 书童挤进人群,片刻后回来,禀报道:“大人,这是官府布告,说是公职人员招聘,街道司正在招聘二百人。”

    几人大吃一惊,招聘?聘,聘什么?

    路边有人见他们惊讶,几个人捂着嘴偷笑,一人说道:“这个招聘,就是“招贤取能”的意思。”

    几个人这才明白,既然是招贤举能,那为什么要加个“聘”字!

    后面的人渐渐围了过来,“之前不是已经招过两轮了吗?怎么如今又招二百人?”

    汪伯彦听了急忙问道:“之前已经招过两轮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“就是前两年,第一轮招了一百人,之后第二轮招了两百人,本以为不会再招了,谁能想今天又贴布告了!”

    汪伯彦听了之后不禁哼道:“果然是听到我们要来,才着急着搞出这种花样来,这分明就是刻意为之……”

    他的话音刚落,旁边几个围观的苏州府百姓便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,说道:“这位官人,您这话可就说错了,我们府里招聘,干你何事?”

    这穿着绸缎的大官人不知是从哪儿来的,又是个多大的官,竟然说他们苏州府搞这些“面子工程”,简直叫人笑掉大牙,他们苏州可不光有明府尹在此,还有一路转运使与两路宣抚使潘大人在呢!要去讨好哪个?

    这几个一见身上装束便不是苏州府人,难怪不知何为府衙招聘,如此孤陋寡闻,竟然还说他们苏州府的不是,哼哼,村气!

    那几人斜眼瞅着他四个,摆足了苏州府百姓的蔑视,而后才转身往人群中挤,看新的布告去了。

    其中一个脾气好些,也拿不准面前几人是否真是什么大人物,就和这几个外来的大官人解释:“咱们这苏州府府衙招聘的小吏多,不光是街道司,其他的各司也有招聘。”

    他见为首的老头在这三人之中算是面目略微慈善些,便和他说道:“……只不过街道司和虞部要求低,咱们平常百姓甚至上了岁数的,只要是身子康健,就能来试试水!这才在这儿围了这么多人。”

    只要身子康健就行?这是哪门子找衙门差役的规矩?

    宴眘问道:“真是如此?”

    那人笑着说道:“假的不成!要么这儿怎么这么多人?咱们只要过了衙门的考试,成了街道司的一员,那可就是衙门口的小吏了!不光上工轻省,还有月钱拿呢!”

    还有月俸?不是役夫?

    宴眘一愣,正欲说些什么,却听那人又道:“大官人你不晓得,我们苏州府府尹大人、潘大人,为了咱们苏州百姓,那是想尽了法子。如今府里挨挨挤挤,南来北往的,一日要接待多少人?自然要许多人手,这招聘可不是为了应付谁,这是实实在在地做事儿的!”

    宴眘心中微微一动,但仍是心存疑虑,他往左看向汪伯彦,见他眉头紧皱,往右看向黄潜善,见他稍有疑惑,却又神情自若。

    边上有人大声说着什么,几人抬头望去,只见不远处来了一队穿着统一,配着刀的人,乃是巡检司的人正在维持秩序。

    一边有人嘀咕道:“这巡检司今日怎么这么多人?”

    宴眘便问向那苏州百姓,“这巡检司的人也是‘招聘’来的?”

    那人答道:“大官人猜着了,听说近些日子他们巡检司也在扩招呢,人手不够用了。咱们苏州府下面各个县里的县尉司、巡捕房都在陆续建,需要许多人,都从咱们苏州府里派去的。是以府尹大人就让各个县里村里的勇士都可以来应征,如果招聘上了,也会给公职。”

    说着一脸羡慕地看向那些个巡检司的官吏。

    汪伯彦皱着眉毛,听了这话突然说道:“国库的钱岂能容这么挥霍?既然要人手,叫厢兵充当也就罢了,何必都要新聘?我朝本来就冗兵冗吏,这样下去还得了?”

    第238章 巡查苏州府

    黄潜善正竖着耳朵全神贯注听人念告示,听了汪伯彦这么说,转过头来,“此倒也未必,这苏州府如今繁荣,百姓安居,一府之尹也爱民如子,想来做的这些都是为了百姓。一再招贤,便是因为人手不够用,既然如此,那就必不会冗吏了。”

    汪伯彦微微皱眉,仍是有些不赞同,却也也犯不上为此事争辩,索性不发一语。

    几人一路往城中心走过去,只见街边粉墙的告示栏上,多有官府发布的告示,养济院和虞部都在招聘。

    实在是有些奇怪,汪伯彦在这街上左右寻摸,最后召唤了一个推着小独轮,在街上卖刊物的小童。

    汪大人招了招手,把那小猴子叫过来,给了几个铜板,说道:“我且问你几件事,你是苏州府人士?”

    那小猴子欢天喜地地把铜钱放到荷包里,脆生生说道:“回大官人,小人常年在苏州府,这府里的事无所不知,无所不晓!”

    别看这小人个头长得不高,看着不过十二三岁模样,可没想倒人挺机灵,汪伯彦问道:“那你可知这府里招聘的为何这么多,招聘到官府里面都叫他们做小吏不成?”

    那卖刊小童没料到这大官人竟要问这些,看了他几人一眼,说道:“现在咱们苏州府和往常不同了,那些考试进去的也是小吏,不过都是干实事儿的,官人们见街头打扫的‘环卫工’没?那些也是考进去的,不过考得容易,也是小吏呢。”

    几人这才明白,也终于明白了这干净的苏州府是从哪儿来的,黄潜善问道:“难不成这苏州府街道每天都打扫?”

    小童笑着说道:“大官人有所不知,这街道司可不光是打扫路面,他们还有一个顶顶重要的活计,便是要造肥料。不管是咱们苏州府垃圾泔浆的堆肥,还是咱们公共茅房的肥,都由他们来运,咱们府尊大人说过,这事看着小,实际上却是关乎一路生计的农事。您不晓得,咱们官营肥料场里面的‘蛋肥’,据说就是他们的功劳,能让庄稼增产三四成呢!”

    宴眘手下那书童见这人和自己年纪相仿,在他说话的时候就不禁聚精会神听了起来,听他说到增产三四成,着实吃了一惊,“三四成?这怎么可能!”

    黄潜善笑道:“准是这小猴子记错了,哪里有肥料能让地力增产三四成?”

    宴大人一直严肃的神情也温和起来,对自家书童说道:“小书童莫要大惊小怪,许是小友记不牢呢。”

    这卖刊小童这么小的年纪就出来走街串巷,口齿伶俐,眼瞧着也像是读过书,面对大人毫不胆怯,着实让几人刮目相看。

    可没想那卖刊的小子听他转圜,不仅没顺坡下,反而认真说道:“我记得牢,确实是增产三四成,咱们苏州府下边的村县都知道的,许多父老就等着肥料场明年多多制肥,好买些肥田。”

    他说着把独轮车上的杂志拿出一本,严肃说道:“这可不光是我们这样说,就连土地公公也知道咱们苏州府的三样肥呢!”

    若说那草肥骨肥别处也有,可这“蛋肥”却是他们苏州独一份,是潘宣抚使建了官营肥料厂才有的!

    如今就连土地公公都知晓了,还把十字仙术说了出来,这几人竟然还不信呢。

    小童撇着嘴推着小独轮走远了,留下四人每人手里一本《江南风尚》,在路边翻看刊物。

    许久之后,宴眘把刊物合上,坚定说道:“走,我要去看看这官营肥料厂!”

    *

    几人原本想要朝着城中心走,可没想半路换了目的地,又往回折返,经人引路,七拐八拐终于来到了肥料厂边上。

    宴大人仰着脑袋看着此地高高的烟囱冒着烟,门外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
稻米文学首页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稻米文学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   今日头条

稻米文学|全本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