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阅读的是
稻米文学www.daomitxt.com提供的《[水浒]掀翻大宋》240-250(第12/13页)
此事。”
既然是太师所荐,赵桓自然说好,自写了手书,便叫人加急送往苏州。
*
太上皇车驾在五月中旬到了汴京城外,依旧无人迎接,气氛十分尴尬,一直到车驾到了内城,才有百姓看出这是太上皇回归,纷纷在道路两旁相迎。
朝廷震动,赵桓瞪大双眼,父皇回来了!
父皇怎么回来了?他自从将潘邓赐死的旨意发出后,连夜睡不着觉,都已经准备好江东造反,他与他父皇对峙长江两岸,受千古唾骂了!怎么还没几天的功夫,他父皇的车驾回京了!
李纲也跟着回来了,这是怎么回事?不是说这李卿家已经被大反贼潘邓手刃,尸体剁成八块扔到扬子江中了吗!
李纲此时心中也十分委屈,他走时朝堂诸公纷纷保证,太上皇归来之时必定荣耀不减当年,因此他才在太上皇面前夸下海口。可没成想这朝堂诸公十分冷漠,见目的达成,竟一封书信都不回,是以离汴京越近,他越没有面皮。
太上皇见这一路萧条,也并未责备他,只是宽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。今日太上皇还特地梳洗一番,穿了艳色衣裳,身穿道袍,头顶道冠,叫他看在眼里,心中十分不是滋味,真真有种主辱臣死之感了!
赵桓从宫中跑出来,一直跑到父皇车驾跟前,见了父皇模样,才信这是真的,顿时痛哭流涕。
赵佶见亲子出来迎他,心中也十分感慨,二人一同进入皇宫,待了半晌过后,赵佶便提出要去他之前与李右丞商量好的龙德宫中,与太后相聚。
自李纲去苏州迎太上皇回归,朝廷中也派出禁军迎接曾随太上皇逃跑的皇后、嫔妃以及太上皇的诸多皇子皇女。将这些人带回汴京城之后,统统都送入龙德宫中,并下令不得再入皇宫。
如今赵佶回来,自然也得去龙德宫中。
期间赵桓厉声问罪李纲未给朝廷回信,赵佶为他求情。李纲是对是错,种种焦急无奈,赵佶都看在眼里,他怎么可能不给朝廷回信?至于朝中为何没有收到此信,还是说收到后却假装没收到,他已不想再过问许多了。
赵桓听了父皇求情,狠狠瞪了李纲一眼,又将他轻轻放过了。
赵佶看在眼里,也只得付之一笑。
第250章 赐死潘邓
一直到赵佶回了龙德宫,赵桓这才找了太师李邦彦和张相公来到皇宫议事,“两位卿家不是说那潘邓造反了?可如今父皇回来了,李右丞也说潘邓并无反心,这,这该如何是好!”
李邦彦叹气道:“臣也没料竟然如此,那李纲十分大胆,自作主张,这么大的事竟然也不写信商议!唉,如今看来只有快马加鞭往江南走,拦住那颁布旨意之人了!”
说着又派一队人马往南走,追逐之前去苏州府颁旨的户部侍郎李棁。
这一队人马走走停停,待到他们出了京畿,那李棁早已经坐着快船到了寒山寺外了。
*
新皇帝头一回派人来到苏州府传旨,苏州府上下哪有不迎的?苏州府衙、转运使府邸、宣抚使府上都派人往寒山寺码头迎接。
明翰海见转运使府邸吴大人虽没亲自来,但也派了他心腹参军,而宣抚使府上,竟派了林参军和张将军共同到此,可见潘大人重视。
众人一路簇拥着朝中大臣往府中去,李棁面带得色,怀中揣着圣旨,随苏州尹明大人前去赴宴。
明翰海迎接朝中大人之宴席,需得是高标准宴席,每人面前一个小案,一酒两肴,大人坐主位,其余人等堂内两边陪侍,自己还要在大人身边陪伴的。
宴席之上,酒酣耳热之际,李侍郎突然捋着胡须说道:“苏州府酒倒是很好,可怎不见潘大人前来迎接?”
此言一出,席上有人面露惊讶之色,原本觥筹交错、欢声笑语的氛围瞬间安静下来。张清和林星稀遥遥对视,均明白了对方的意思。
明府尹连忙打圆场道:“潘大人政事繁忙,已与我等交代,定要好好招待李大人,务必让大人尽兴而归!”
李棁却不买账,嗤笑道:“政务繁忙?莫叫人笑掉大牙,你家大人识得几个字吗?不过一粗鄙莽夫尔,得太上宠爱,才坐到如今位置,如今竟也分不清尊卑高低了,去叫他来见本官!”
李棁话音未落,席间已有数人变了脸色。明府尹握着酒杯手微微一颤,在木桌上洒下一片水痕。
这李大人明显不是个善茬呀,此人来到苏州府,是祸非福。
“李大人何出此言?”林星稀说道:“潘大人乃朝廷亲封的国公,钦命的宣抚使,统领两路军政大事,正二品的大员,岂是尔可以轻辱?”
正二品又如何?竟然拿官阶压人,也不见如今是哪朝哪代,还守着你那旧黄历呢!李棁眯起眼睛,冷哼一声,将酒杯重重掷在桌上,发出砰的一声巨响,震得杯中残酒四溅,“本官奉皇命南下,代表的是天子威严!潘邓避而不见,是何道理?莫非他心中有鬼,不敢来见天使!”
又对那出言不逊的年轻儒生叱道:“小小国公,也敢拿乔!你不见那异姓王已身首异处耳!”
就在此时,堂外突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,不一会儿二十余名披甲士兵迈入正堂,只见这些个士兵个个身高体壮,从头到脚都披着甲片,腰间的斧头刃仿佛映着寒光。原本此地甚大,他们十几人在此宴饮颇为安逸,可这二十来人往中间一站,将这堂中挤得满满当当。
李棁顿时被吓了一跳,站起身来连连后退,色厉内荏道:“你们,你们这是要干什么!要谋害士大夫不成!”
明府尹赶紧也起身,上前去解释道:“这是给咱们宴饮奏乐、舞战舞的,大人不见他们已经站好了位了,还个个拿着斧头盾牌呢。”
果然,奏乐声响起,堂中士兵开始变换队形跳着舞步,举手投足之间刚劲有力,厅堂之中充斥着山东大汉的呼喝声,那斧头耍起来虎虎生风,舞步跳起来震得地面直颤。
原来是奏乐演歌舞的,李棁只好又悻悻坐回原来的位置去,眼见着二十多个壮汉在堂中,他也不似刚才一般气势逼人了,自己坐着吃菜喝酒,不再提潘邓之事。
可他老实了,那些跳舞的人却又开始变换队形,一会儿有人来前面舞斧头,一会儿又有几个壮汉来自己身前斧盾相接,做讨伐状,险些撞翻了自己身前小桌,又把他带倒在地。
李棁歪着身子用手撑着地面,咬牙切齿,这等粗鄙武夫,十分不可理喻!
不过也犯不着和这等人计较,自己只是来南边宣旨,宣完圣旨他就回京了,可别惹恼了这些个没脑子的武夫,引火上身!
李棁这么想着,下意识往怀里摸了一下,他这一摸不要紧,瞬间惊出了满身的冷汗。
圣旨呢?
席上众人只见主位上李大人又突然站起身来,摸摸全身上下,又在自己位子上找了个遍。
李棁怎么找也不见那随身带着的圣旨,心中十分焦急,怎会如此!
明瀚海关切地探过身来问道:“大人这是怎么了?可是丢了什么东西?”
堂中大武已到了结尾处,士兵们的呼和震彻云霄,斧头和盾牌击打的声音整整齐齐附和着音律,地面也被几个壮汉的脚跺得发颤,好一曲壮阔之舞!
只有李棁满头大汗,不晓得自己怀里的圣旨是什么时候丢了的,他本为了防止遗失此物,特地随身携带。若是丢了圣旨,他该如何是好!
明翰海见李大人神色不好,上前询问:“大人可是吃多了酒?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
稻米文学首页 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