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米文学 > 古代言情 > [水浒]掀翻大宋

290-30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稻米文学www.daomitxt.com提供的《[水浒]掀翻大宋》290-300(第12/14页)

高望重之人来取,不如给师傅写信,叫他取名字?”

    徐观却说道:“师兄如今远在燕山府,使者来来往往,也太迟了些,咱们孩儿就要进府了,不如叫林大儒取,他就在苏州府林中尉府上。”

    潘邓赶紧起床点了灯,写了纸条叫人送到林中尉府上,而后两人靠在一块,徐观和他说慈幼园里的事,以后孩儿到家了,要先读什么书,再学什么理;潘邓一边听着一边想苏州府那个酒楼饭菜好,哪条街小玩意多,以后若是公务不繁忙,就能一家四口出去玩,渐渐的黑夜淡去,天空亮起鱼肚白,行宫有人拜访,正是林平原。

    林平原一早见了潘邓,说道:“主公真打定主意了?”

    潘邓说道:“那是自然,孩儿还在幼儿园等着呢,太傅可取好名字了?”

    林平原看主公一大早就兴冲冲的,提醒他说道:“不是说好了下个月再接二子入府?”

    潘邓说道:“也没差几天了,我昨日都应了,怎好言而无信?今天就去。”

    林平原:“……”

    当日不是和群臣说了,见大宋亡国而内自省,家业之大不能没有子嗣,遂不得已而收养两子吗?怎么主公看着一点都不像不得已的样子?

    林平原从袖子里抽出两个纸条来递给主公,两个孩子的名字就这样定了,小娘名为潘阳,小郎名为潘昭,皆是盛大之字,也预主公之大业将成。

    “二子往后入了府,皆是尊贵之人,日后若遇封王封公主,或是其他,名字都可再改。”

    潘邓对这俩名字十分满意,潘阳与潘昭,真有些如日中天之感,也希望他俩日后能如烈日当空,照亮四野吧。

    潘邓得了好名字,路上坐在马车里和师叔感慨,“还是师叔高见,得亏没有去信师傅,就师傅给师弟取名‘陈狗儿’,还是莫叫他掺和。”

    徐观也点点头,“师兄为人洒脱,不计较这些事,不过要是给我两个孩儿取名字,还是委屈了阳儿和昭儿。”

    二人点头,十分认同。

    孩子接回家,夫夫两个明显比平常还忙起来,往常二人到晚间还有闲暇在一起泡澡,现今就只是随便洗洗,而后便和孩儿一块读书讲故事。

    等到夜深了,夫夫两个才回自己屋里,两人如今都是正直壮年,忙了一天也不见累,又在一块给两个小孩造了半天弟弟妹妹,这才消停。

    潘邓对自己身份转变的适应度很高,只是不知为何自己不似观哥儿一般有好人缘,那两个小崽只跟着师叔屁股后面跑。

    想当初潘阳小娘子一见面就说喜欢自己,要来他家给他当小孩儿呢!

    徐观说道:“你忘了,我在慈幼局里做了几个月夫子,他两个刚来家里,见我熟悉,过些时日就好了……”

    潘邓点点头,夜深天寒,他裹了裹被子,把脑袋埋在观哥儿胸口,两人沉沉睡下了。

    *

    二月底,从苏州府运到江陵的粮食最后一批也运完了,阮小五临走时还把小郓哥带上,捎他去湖州。

    阮小五贼眉鼠眼地问道:“怎么样,这一冬过去了,有好事吗?”

    小郓哥没理他调侃,嘟囔道:“我都说了不要娘子,非给我说和……”

    阮小五简直不明白了,“天老爷,你都多大的人了,半夜不想小娘子?”

    小郓哥嗤笑一声,“潘哥大业未成,现在要的是兵马粮草,我有那工夫去,不如去湖州府多培养几个护理,这才是正事!”

    运粮船走长江到了江陵府,一袋袋印着“苏州纺织坊”字样的麻袋和布袋卸下码头,由人送往城中。

    粮食平价售卖,运粮的麻袋也不必拿回去,留在江陵府由和助团分发给鳏寡孤独和贫苦人家。

    在这个年代,麻袋布袋可是与粮食不相上下的物件,布袋拆一拆,能做衣裳用,麻袋可装粮食,若是特别穷苦的人家,也能做衣蔽体。

    城中百姓皆知此粮是江南而来,都心怀感恩,和助团更是深感潘公之德,暗地里叫百姓传言新来的府尹大人要投奔江南,一时间府中流言四起。

    宗泽也听说了此等流言,却也没太用心去管,老百姓传言不能当真,此地又没人到应天府去,不必担忧。

    只是他不在意,却有别人在意。

    王煜见了江南动作,开始着急了。

    *

    当初蜀地兴兵东行,王煜没想一开始就大军出击,而是在江陵府周边骚扰,想着看准机会再一举攻下江陵。

    他找了个好借口,趁着江陵粮慌,谎称蜀地运粮食的队伍被江陵打劫了,借此攻占了宜都。

    本想徐徐图之,先去挑事再借题发挥,如此也能师出有名,可王煜没想到的是,他们竟然被人黑吃黑!那赵仲延十分可恶,趁他们还没站稳脚跟,穷追猛打,折兵损将不说,把他们军粮都抢走了!

    王煜又没地方说理去,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。只是如此一来出师不利,成都府却有异议了。

    他与彭元祥两人欲要图谋霸业,成都府的乡绅富户可没有如此志向。诸家因利而聚,不过是想把控蜀地,几家独大,大商户吞并小商户,聚拢巨利,少交赋税而已,谁又肯将自己的私兵拿来向外进攻呢?

    成都府本就没有多少兵马,仅两万之众,支持他们的乡绅大户家人要占去一半。本来官员大族都不同意攻打荆州,现在频繁出战,江陵府没打下来不说,白白损耗人手钱粮,蜀地都穷了,大家都不乐意了。

    攘外必先安内,如今内部不和,何谈出兵?彭元祥无法,只好写信把王煜召唤回来。

    可王煜心中明白要成霸业,此事情非做不可,不但没退兵,还写信给彭元祥要求再加派兵马。

    其信言辞恳切,“……成大事者,必得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。若天时错过,则可能永不再来。今东南王屡屡动作,若让潘邓得手,我等困于蜀地难以自拔。向北往汉中讨伐,较之东面江陵更是艰难,东南王若得荆州,我等只能龟缩一隅,再难成大业!

    然今观东南,其势欲徐徐图之,既然潘邓不强攻,此便是天赐良机。若我等此时奋力一搏,荆州立时到手,彭公岂不闻‘逐兔先得’?万不可错失良机!”

    彭元祥想了一晚上,第二日力排众议,又增兵八千,出兵江陵。

    *

    蜀地不退兵时,宗泽便上书朝廷要求加派兵马,以应不测。

    朝廷本已不想管江陵,按理来说宗泽之上书该被弃之不顾,可随增兵请求一同到来的是江陵府尹粟裕偷盗公粮,犯下大罪的奏书,其中言辞恳切,要求依法严惩不贷,杜绝姑息养奸!

    粟裕遭逢此难,粟家震怒,粟夫人担心自家儿子,去太师府里又哭又闹,“裕哥落在他们手里,那姓宗的想要兵马,就给兵马就是了!赶快派人去把裕哥接回来才是正事!”

    第300章 治罪宗泽

    粟夫人前来哭闹,粟磬黑着一张脸,粟裕的父亲粟琼骂道:“无知妇人!谁叫你来的?赶快回家去!”

    他上前拉拉扯扯,粟夫人挣扎着推开他,“你不惦记裕哥,有我这个亲娘惦记!他在那江陵府如今被下了大狱,不知道受了多少苦,裕哥哪里受得过这些?他倒没个亲爷疼他,还要嫌他添乱!”

    粟琼叱道:“你懂个什么!现在他犯得是多大的罪!要不是你这个当娘的从小纵容他,他也染不上这么大的毛病!”说着把自家妻子拽走,一直甩到屋外,又把门关上,任由外面妇人哭喊。

    “裕儿犯了什么错!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
稻米文学首页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稻米文学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   今日头条

稻米文学|全本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