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米文学 > 古代言情 > [水浒]掀翻大宋

310-32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稻米文学www.daomitxt.com提供的《[水浒]掀翻大宋》310-320(第7/14页)

。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“江宁府已设了宴席,专候将军大驾。”

    韩良臣说道:“我本败军之将,有何颜面赴宴。”

    白畅春正色道:“将军此言差矣,将军保全数万将士性命,此乃大仁大义,江宁府也免去战乱,亦感念将军义举,岂会轻慢将军。”

    韩良臣终于点头:“既如此,韩某恭敬不如从命。”

    白畅春朝河边小船伸手,“请。”

    韩良辰刚想客气一番,却突然感觉有人拧他腰背,还一连拧了三下,他心中不知为何,说道:“白大人且稍等,我待换件衣裳,再去赴宴。”

    白畅春哪里有不答应的,看着韩将军好好的一身,已经和昨天穿的不一样了,不知道为啥又要换,但他也不多问,只拱了拱手,“恭候将军。”

    韩良臣带着几个副将转回营中,进了帐里,赵勇结结巴巴说道:“不……不好了,将军,咱们,咱们中路军,来人了!”

    韩良臣皱起眉头来,“来人在哪?”

    赵勇接着说道:“……他说,他说张将军没死!咱们中路军好好的呢,中路根本就没打仗!”

    屋内众人大骇,待到中路军斥候进了帐,再三重复,“……根本就没打仗!你们听谁说的?张将军好好的!就是张叔夜将军!活得好好的,三天前还见了,绝对没打仗,一直也没发兵呀!西路战败了,我们也是三天前才知道……”

    帐中死一样的寂静,韩良臣咬紧牙关,猛拍桌案,“把那姓白的捉回来!”

    *

    白畅春已经和众位副将谈笑晏晏了,彼此都通了姓名,十分亲热,一副官却突然捅了捅白大人,白畅春回头,那副官在他耳边说道:“那边新来的人,我看来者不善。”

    宋军副将问道:“白大人怎地了?”

    白畅春笑着回头,“没怎地,我这小兄弟怕船坐不下,小家子气!江面才多宽,回去再叫大船来就是了!”

    他一边说着话,一边拿眼角余光看着往这边来的一群人,确实见那些人好似气势汹汹,“……唉呀!说起行船,我差点忘了,这回来军营,还有表里没拿呢,诸位稍待,我回去拿来。”说着便往岸边走。

    事情都谈到这个份上了,众副将怎么会让这东南使者自己抬箱子,纷纷阻拦,“我去便是了,不叫使者烦劳。”

    拉拉扯扯之间,却见后面来的那些人突然着急跑起来,“别叫他们跑了!把那江宁来的几个人都逮住!”

    一众宋军副将都愣住了,这是干什么?

    白畅春却赶忙甩脱束缚,撒丫子就跑。

    后面人见他跑了,自己跑得更快了,对着前面那群人喊道:“快把他们拦住!快!”

    那几个宋军副将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,但是自己人的指令得听,便也往前奔去,想要把白大人抓回来。

    白畅春和几个副官拔腿狂奔,一边跑一边对着江边他们的小船喊道:“开船!开船!”

    “开船!”

    小船里面的人见了这个场面,立时拔剑砍断缆绳,撑岸远去。

    几个副官拉着白畅春狂奔,身后一群人紧追不舍,白畅春虽然总对他自己的锻体之术引以为豪,可毕竟是个文官,渐渐跑不动,被后面追赶的人擒住后脖领。

    “别跑——”

    白畅春顿时一个激灵,两手挣脱同伴,一边跑着,双手往身前一撕,外袍脱下,他自己金蝉脱壳,“快跑!”

    说着一个大跳,身子往前一跃,整个人似银鱼一样扎进江里,扑通几声,几人都入了水。

    在后面追赶的几人赶紧停下,站在江边,只见不过多时,水面上浮起几个脑袋,甩着膀子蹬着腿往前游,江面上浮起层层浪花。

    后面来的也追到了岸边,看着那几个人越游越远,心中狂怒,骂道:“无耻之徒!江东鼠辈!”

    “别再来我们军营!”

    白畅春几个人游了将近一里水路,精疲力竭上了船,躺在小船上喘气喘得脑子发蒙,过了好半天才起来,脱了衣裳拧拧,“他娘的,还好我锻体有方,不然真死在这了……”

    *

    建炎五年五月廿九,右路军韩将军重整旗鼓,与左路军汇合,这才终于见了张相公。

    两军汇集一处,听张将军统一安排,如今他们虽然没了急行军的优势,但是攻城也有胜算。

    张叔夜也不搞什么分兵了,分兵没错,但是敌人实在狡诈!

    现在他手中有四万多人马,怎么也能渡过长江!这没险可守的地界,只要上了岸,就能一举拿下江宁府!

    第316章 大破宋军

    朝廷大军蓄势待发,江宁府及周边长江沿岸也只能提起十二分精神应对,各府坚壁清野,战火一触即燃。

    六月初二,张叔夜从巢湖入江,大军进往江宁,被关胜大军拦截,两方大战一天一夜,最终双双回撤,各自防守。

    延长江南岸五里地设一瞭望台,各侦察兵除了手中千里江山静之外,还有立在瞭望台上的更高精版望远镜,能够让侦察兵看得更远更清晰。

    得益于江苏府越来越先进的磨镜片儿技术,各类光学仪器初步发展,千里江山镜更是批量生产,只不过此望远镜一类有军事价值的只能做军事用途,严格管控,不准散落民间。

    侦察兵两个时辰换岗一次,但凡有蛛丝马迹,就要报告上官。

    只不过这回敌军动向透出点邪门来——宋军自从上回发兵,这些天来竟然什么动作都没有!

    “格老子的,到底打不打!怎么还不发兵?”

    “近几天有什么风势雨情不成?”

    “这么按兵不动,该不会想搞个大的吧……”

    “他们不动更好,咱们不能慌,没准这就是那姓张的计谋,叫咱们一,一而衰……”

    “是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!”没见最新的《江南风尚》上有他们阮七将军专访吗?当时水上对阵,用的就是这个法子!对敌军再三骚扰,让他们慢慢的心气衰竭,最后消磨得那些宋军没了战意,直接投降!

    “咱们可不能老猫烧须,上了他们的当!”

    众人都赞同,又集中精神,侦查敌方动向。

    五天过去了。

    十天过去了。

    十五天过去了,天气已经越来越热,林冲都觉得有些奇怪了,“他们这是怎么了?”

    就算是缓兵之计,要趁着敌人放松警惕之际攻其不备,也不该拖这么久。大军在前线一日,后勤粮草消耗巨大,哪里打仗禁得住这么消耗?

    他们在江东本地都不愿如此拖延战局,朝廷军远道而来更不必说,林冲说道:“去和主公通报战况。”

    江宁与铜陵两地的战报本就是每天都发往苏州府。六月二十,潘邓给了关胜最新指示,敌退我进,宋军引而不发,必定有所图谋,双方既然开战,我军便不能让张叔夜计谋得逞!

    关胜当天组织了三路轻装步兵,晚上趁着夜色过河,扛着炸药包去了敌营。后半夜时分,只听北岸几声巨响,之后便是嘈杂不断,关胜派人在南岸接应,看着自家士兵安全回归,这才整兵收队。

    一击得手之下,东南军没有留恋地过了江,江北宋军一边心中暗骂,一边收拾残局,救治伤员,还要重新安营扎寨,忙碌了一天,终于能歇息片刻,待到傍晚时分,东南军又过江了!

    “他娘的有完没完?我们不去寻他,他倒自寻上门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
稻米文学首页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稻米文学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   今日头条

稻米文学|全本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