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米文学 > 古代言情 > [水浒]掀翻大宋

330-34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稻米文学www.daomitxt.com提供的《[水浒]掀翻大宋》330-340(第3/14页)

来的时候寸草不生,所到之地,多少地方受劫掠?可自从前两年东南军出征,一路追着金军打,一直打到大北面!往年那些胡狗年年来打谷草,现在呢?根本就不见人了,是他们自己良心发现了?不是!那是被我们潘大王打怕了!这才是天下之主的模样!寻常军队哪个打得过金军?王襄打得过吗?他不见得!最终一统天下的还得是大越!”

    另外一个人也说:“你们这么维护关中王,我看出来你们八成是洛阳来的,咱们小百姓说话上不达天,我也和你们说句实话,潘大王可是有能力打走金军的!现在是咱们内部不和,还能有商有量,等到金军来了,才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呢!你们自己好好寻思吧!”

    那马上两人没成想出来一趟,到了这河中府却被一群村汉给教育了,齐强气得不行,指着那几个人说道:“我们要是洛阳来的,你几个泥腿子在这大放厥词还能活到现在?爷我告诉你,我们几个虽是河北来的,可认得你们府尹大人!等我们到了河间府,找人治你几个刁民之罪!”

    那几个人听了这话或许是气过头了,也不气了,都笑起来,一副乐不可支的模样,一边指着那人,一边一副十分无语的样子,“听见他说什么了没?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去吧!”一个人摆着手,“去告诉我们府尹去,让老父母给你做主!”

    说着又是哄笑一片。

    齐强带着同伴气冲冲走了,“莫要嘴硬,你们且等着,有种都别走!”

    *

    河中府城外河西村,一座小黑铁窑火光冲天,高门大院里面工匠忙忙碌碌,工头眼见着张押司来了,走过去说道:“张押司,咱们铁矿石快见底了,什么时候再运一批来?”

    张水生试了试新打出来的兵器,叹了口气,“近些日子管得严,不好走私……咱们先停一阵吧,正好赶上春耕,叫咱们的人回家耕地,避避风头,这事儿我回报府尹,让他老人家拿主意。”

    工头听了连连应是。

    张水生带着几个人把这些日子打造出来的兵器全部装上车,蒙上篷布,遮盖严实之后,偷偷运到了城北常平仓附近的农家之中。

    此处有一个地窖,正好做隐蔽之用。

    一切事宜都办妥当,张水生回到府衙。

    杨大人正在批改公文,张水生把近日情形与他回报,杨大人想了想,“近日风紧,咱们还是以同志的安全为要,先避避风头吧,至于兵器,我再去信给主公,咱们能请求帮助的,不要自己硬撑。”

    张水生点点头,正欲回去安排工匠撤离,掩盖好黑窑厂踪迹,此时却听衙役通报,“府尹大人,有人拜访,说是大人昔日好友,姓齐名强。”

    杨府尹一听,“齐强?他怎么来这了。你去叫人在偏厅等候,我稍后就到。”

    衙役听令去招待客人了,张水生询问地看向府尹。

    杨澎泽想了好一会儿,实在想不出他是来干什么的,“他八成不是南边来的,不然我必然早有耳闻……既然如此,不是打中原来的就是河北一地,且看看来人所为何事吧。”

    齐强两人从燕山府往南走,翻山涉岭走了月余,终于到了河中府,见了杨澎泽,怎能不开怀,“杨兄!”

    杨澎泽也大步上前,“齐贤弟!真是多年未见了,没想到你我还有重见之日!你如今在何处为官?你兄长又在何处?令尊可还安泰?”

    他又看向来人,“这位兄台是?”

    齐强赶紧说道:“这是魏昪,现在燕山府做一介太尉,听说愚弟要来河中,特地陪我来此。”

    杨澎泽听了挑了挑眉头,原来是燕山府来的,“久仰大名。”

    两人拜见之后,几人一路往里走,齐强说道:“……如今小弟在燕山府做一介校尉,我兄长则是在燕山府王府里做文书,这些年来天下动荡,索性我等偏居燕京一隅,家中未遭大乱。老父亲前两年生了场重病,现下也好了,就是念叨着什么时候能回山东去,唉,如今这世道,怕是回不成了。”

    杨澎泽拍着他的肩膀,“家人安在便是大幸了……”

    恰好正值正午,杨澎泽叫衙役去府里面酒楼买了现成的席面,为齐强接风洗尘。

    “贤弟在燕山府一地,怎想到来河中看望愚兄?可是燕山府出了什么事?”

    第333章 劝说燕山使

    听杨府尹询问,齐强叹道:“不瞒贤兄,并非是燕山府出了事,而是如今局势不明,我等奉董大王之命,前来中原关中一地查探形势。”

    杨澎泽听了这话把酒杯放下,“天下大乱好些年,朝廷没法顾及中原,是以愚兄这些年都在河中府,未曾到别处换任,也因此消息不通,燕京如今怎样了?”

    齐强说道:“燕京如今尚好,只是江南称帝之后,我主接了大越皇帝诏书,其上言封我主为燕山王,品阶待遇一律不变,我主心有犹豫,因此想打探一番,想看中原如今是何打算。”

    杨澎泽面上有恍然之意,“原来如此。”

    他又问道:“贤弟既然来中原打探情况,为何到了河中府来。”

    齐强笑道:“关中王管辖两地,而河中地处关中与中原之间,我若打探消息自然是到这儿来,更别说还有贤兄在此,我来投奔,也要有个去处!”

    几人笑着饮了一杯酒,杨澎泽放下杯子,“那贤弟你可算是来对地方了!”

    齐强急忙问道:“可知关中王打算?”

    杨澎泽摆摆手,“如今说是有关中王,可实际上哪里有什么关中王。”

    二人面上疑惑不解,杨澎泽问他两个,“你二人既然是在董大王麾下,按理来说不会不知,难不成这些年董大王从没探查过中原?”

    齐强听他话里有话,“这……这是何意?还望贤兄解惑。”

    杨澎泽说道:“金军南下,国朝不稳,天下乱了这么多年,中原一地早就不复从前了……”

    他伸手率先夹了一筷子大鲤鱼,而后示意两位贵客吃鱼,“……朝廷混乱,中央无力于监管地方,地方官府若遇到大批的山贼强盗便求助无门,无力维持。如此致使中原各地群盗并起,纷纷占山为王。强盗打劫百姓,抢占农田,百姓要么去落草,要么被压榨得苦不堪言,中原已经乱了有六七年了……”

    齐强张大嘴巴,“这……关中王不管吗?”

    “管?他也要管得过来!王襄起先励精图治过一阵,可这中原多大的地界?他把东面压住了,西面又要冒头;他又着急火燎跑到西面去,东面的那些又揭竿而起了,他有多少兵力?又有多少粮草?”

    齐强和魏昪一边吃着大鲤鱼,一边听杨府尹说中原之事。

    “……中原之地自古以来便是自给自足,王襄来了之后要白白养他那军队,中原乱了以后,百姓的粮又要被山贼打劫,十分消耗。老百姓本就勒着裤腰带过日子,更别说王襄后来又属意关中,前两年白白把钱粮运到关中去,他是做了关中王了,中原那年冬天不知道死了多少人!”

    “嘶……”齐强倒抽了一口凉气,“这么说来,中原一地不事生产者越来越多了。”

    杨澎泽连连点头,“齐贤弟一语便道出关键,这就是结症所在了!”

    中原土匪强盗越来越多,从事生产的好百姓越来越少,这无论放到哪都是灭亡之象。

    魏昪问道:“那些个小山头说到底就是流匪,难不成还能和官兵对抗?关中王只要有心发兵,早晚收拾了他们。”

    杨澎泽说道:“流匪又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
稻米文学首页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稻米文学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   今日头条

稻米文学|全本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