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阅读的是
稻米文学www.daomitxt.com提供的《[水浒]掀翻大宋》340-347(第10/11页)
潘邓赶紧拦他,“师父这是做什么!这天底下师徒父子都是一般的纲常,师祖有了师父这样的学生,衣钵已经得了传承,师父又收了我,我这些年来做人做事皆不敢忘师父教导,如今我做了皇帝,门生更是满天下,也相当于师祖桃李满天下了,又何必在意血脉……”
陈文昭听了这话,看样子没之前那样生气了,潘邓见此,连忙又说道:“血脉固然重要,可这世上还有一句俗话叫做‘养恩大于生恩’,我是赞同的。我自幼无父无母,得了干娘收养这才能长大成人,后来又遇到师父这才走上仕途……”
潘邓又把师父脑袋底下的瓷砖塞回去了,“……干娘和师父一个养育我成人,一个带我立业,不是亲父母也胜似亲父母。观哥儿也是了,徐大人供他学业,引他上仕途,是以到了如今了,他也未曾改回原姓。这世上恩情大抵如此,今我两个养了一对好儿女,便也不去想他血脉如何了。”
陈文昭叹了口气,“就算你不在意,可如今你是一国之主,行事如此叛逆,也不怕后人口诛笔伐吗?
潘邓听到这话笑了笑,“后人评价君主,无非评论政绩道德,谁会管君王家里几口人?我只要继承人没选出错来,无人在意此事。”
陈文昭又使劲转脖子看向徐观,“他是皇帝他不在意,你也不在意?”
徐观却说道:“我想不出有什么可在意的,能和潘哥儿真个夫夫相伴过此一生本就是天大幸事,若此事真要有人担个不是,我倒宁愿是我,后人说我是佞臣也罢,幸臣也好,我都甘之如饴……”
潘邓听了这话却眉毛一竖,挺直腰板,“不会有人说观哥儿坏话的!朕富有四海,乃是天下之主!我看谁敢说观哥儿的不是!此事还不简单,不叫人记下去就得了,到时候沧海桑田,谁还记得个老皇帝的家事?”
徐观看着潘哥儿眼睛,轻轻一笑,“那就有劳陛下了……”
潘邓顿时觉得自己的肩头扛上了一家的重担,有些腼腆说道:“这……这都是应该的,我如今做了皇帝,还叫观哥儿受委屈不成?观哥儿可千万别瞎想……”
徐观却又说道:“可师兄所说……不无道理,陛下就算……”
潘邓怎能看师叔如此,连忙说道:“师父皆是危言耸听,实际上时代日新月异,后人只会比前人更开明,哪有更老古板的?观哥儿切莫愁了,这是什么大事?叫你存在心里面再生了病如何是好?”
“陛下……”
“观哥儿……”
陈文昭忍无可忍,“走走走……都走,都走!”
潘邓陛下和徐尚书就留陈老大人在此静养,联袂而去了。
陈文昭眼看着这两人终于出了屋,眼不见心不烦,喘匀了气躺回到榻上养神。
他这一个月车船劳顿,回到江南第一天又叫他撞破如此惊天秘事,好一通发火,身子也乏了,闭上眼睛不一会儿就飘忽忽睡了过去。
一直睡到后半夜,陈大人悠悠转醒,想了一会儿自己在哪,突然想到自己不正是在那武松所说的那个什么什么后宫吗!
遂掀被下床,果断出宫。
可此时皇宫已经下钥,任何人不能进出宫,守卫看了看陈老大人,知道这位是陛下的老师,今天刚一回京就逮着徐大人一通斥责的狠人,也不敢拦着,“不如小人去找武统领,叫他送老大人出宫?”
陈文昭听着武松就来气,“叫他做什么!徐尚书不是在宫中?直接叫他起来就是了!”
那侍卫一听,也只能通报。
先是通报武统领,再由武统领通报徐大人。
不出半刻,没想武松自己一个人过来了,吞吞吐吐说道:“徐大人……徐大人不在这院里……”
徐观不在?他不是就住这跟前吗?难不成出宫了?
正想着只见远处灯火亮起来,一群人往这边走,为首两个身穿穿着绸缎中衣,外边披着外衣的,不正是当今陛下和户部尚书!
潘邓走进了揉着眼睛问道:“师父这是怎么了?大晚上要出宫?”
他脑袋里混混沌沌想着,难不成是旁人和师父说了,小师弟陈达的妻子张氏近两月就要生产了,所以着急回家?
徐观皱眉说道:“师兄这是做什么?陛下日理万机,白日忙了一天的政事,又招待燕京来的众臣,到了夜里是该好好休息的时候,这三更半夜的,出什么宫?”
陈文昭早已不知道说什么了,看着他俩成双成对穿着中衣挨在一块,那颗心终于凉透了。
好哇,他说他这师弟怎么不在自己院子里待着,原来是跑到皇帝寝宫去了!
陈文昭没说一句话,失了魂似的愣愣转过身去,又回屋里了。
潘邓满头问号,抬头问师叔,声音还有些含混,“这是怎么了?师叔也是,做什么说师父?他老人家在咱们宫里也像在自家一样,来来去去由他吧……”
徐观看着潘哥儿曲曲在一起的眼睛,看着困得迷糊又可怜,把他揽在怀里,抬手给他挡光,“不必管他,叫他自己想吧。”
说完搂着陛下回去睡觉了。
*
陈老大人刚一回到苏州府,就在皇宫里待了一整夜,直到第二天才回到家中。
众人皆料定师徒二人久别重逢,陈老大人一定是与皇帝论政到深夜!
这位可是皇帝的老师,如今陈大人回归,众人都等不及拜访,也在猜测皇帝会把陈老大人安排到哪个职位上。
却没料陈大人回了家,就不出门了。
众人议论纷纷,“陈大人怎么不上朝?”
“嗐,陈大人还没封官呢,怎么上朝?得等吏部将那群燕山来的一一安排了,到时候看咱们陈老大人在哪儿,他自然就上朝了!”
众人心照不宣,陈老大人定会进政事堂,皇帝登基之时封林朔为宰相,那是陈老大人没赶上!如今老大人回来了,那少说也是宰辅之位。
除了此事之外,众人更在意的还是另一件事,“……陈大人也不出门,咱们也不好打听如今燕京是个什么情况,我还待找人代我北上一趟,先在燕山府买好地皮呢。”
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“是极是极!”
“也不知道皇宫建了没,我听说咱们迁都燕山府之后,就以原来的燕京城为京城,到时候把董大王住的那王府扩建个十几倍,建个真真正正的皇宫!”
“真的?要依你这么说,真要建个大皇宫,少说两三年,那咱们北上还早呢!”
“你这消息保真吗?要真是保真,我可叫我家人北上了,就在皇宫边上买房子!”
“我也得买,不在皇宫边上也得在城里!”
“不在城里买,郊外近点的也行!”
“在燕京皇城边上置了小宅院,还要琢磨着再在京畿置个大宅子,日后子孙后代也有地方住,离咱们京城也不远!”
天晓得他们在苏州府根本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!年年租赁别人家的小院子,地方小不说,儿女婚配都不易,个中苦楚向谁说!
众人眼看着要组团去燕山府买地买房,却不料有两人先他们众人一步,率先在燕山府皇宫附近有了府邸,此二人正是两位张将军。
*
定鼎三年四月,张清将军与张叔夜将军奉大越皇帝之命,北上收复燕云。
两位将军自从正月份燕京回归之后,就时常在一起商议战术。
这回张叔夜再一次制定了战略,辽境地域开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
稻米文学首页 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