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阅读的是
稻米文学www.daomitxt.com提供的《[水浒]掀翻大宋》190-200(第5/13页)
兵籍副本至东京,托付诸公,以备稽考!”
二府听了这话顿时议论纷纷:“只余三四成!”
“苏州府一共多少兵马?他说只余三四成是苏州府厢兵还是加上广德军的?”
“这是死了多少人……”
李邦彦不似刚才一般气定神闲了,他凑到前面去,想要一探究竟。
张宝把那密匣交给皇帝,皇帝打开,先没看那一沓沓的军籍副本,而是先看了潘卿家密信。李邦彦便做主把那兵籍拿了过来,二府一众官员打开详看,越看越眉头紧皱,“这,这是加起来只剩了不到四成?”
赵佶越看越怒,拍着桌子怒斥:“韩钟况是干什么的!两万人守苏州城,最后就剩七千多人!死了这么多人,连白莲军那些个人都打不垮!他要朕亲自去苏州上阵吗!”
赵佶气得吹胡子瞪眼,张宝连忙给拍胸脯,众二府官员也神情凝重,李邦彦劝慰道:“苏州府兵士折损甚众,此皆因白莲教凶残肆虐之故。苏州士卒皆为守土卫民而死,实忠义之举,可歌可泣矣,若潘节度使早日挥师苏州,或可免此生灵涂炭之祸,可惜蹉跎数月,致使苏州损失惨重,令人叹息呀……”
白时中凝眉,“李舍人这是何意?潘节度使连平五州,功勋卓著,还有错不成?韩府尹治军无方,致使万昌业贪赃枉法,收受贿赂,纵容手下兵卒趁乱抢劫,兵不是兵,匪不是匪,纲纪败坏,民怨沸腾,此等情状,尔等竟视而不见?反倒对潘节度使指手画脚,是何居心!再者白莲教猖獗之时,韩府尹坐镇七月,未见寸功;潘节度使甫到半月,便擒获贼首方貌,此等功绩,岂容尔轻慢?”
李邦彦冷笑一声,语气中带着讥讽:“白相公身为中书侍郎,竟连如此浅显之理都不懂?若你吃八个炊饼方能饱腹,莫非前七个炊饼便毫无用处,可弃之不食?潘节度使之所以能一举平定苏州之乱,不过是因为韩府尹前七月耕耘之功,如今只剩摘桃之人罢了!再者说,潘邓手握两万精兵,若以此兵力尚不能擒拿方貌,岂非无能至极?此等功劳,何足挂齿!”
白时中简直气笑了,他此生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!
“李邦彦此言太过偏颇!潘节度使以两万兵力平定白莲教之乱,乃是运筹帷幄、用兵如神!岂是尔等坐而论道者所能妄加评判?若依李相之见,韩钟况怎么没平定苏州之后,再领着他那两万人去平定别的州府?他若深谙兵事,如何不能像潘节度使一样连定五州!”
李邦彦轻蔑一笑,刚要还嘴,赵佶一拍桌案,“都别吵了!”
二府大臣都依言沉默。
赵佶手里拿着潘卿家所写奏书,“潘邓上书言苏州缺粮一月有余,要朝廷发放救济粮,这又是怎么回事!苏州府都要了几回救济粮了!”
陈文昭说道:“苏州弊病未除,不事生产,想来因此钱粮紧缺。”
赵佶心烦道:“叫户部和司农寺的人来!”
户部官员不一会儿就上殿了,面对皇上的诘问,自然不会说自己的不是,“这……苏州府的钱粮花得也太快了些,十万石才到苏州不久,两万人哪里要这么多军粮?怎么没过两个月又没粮了?”
李邦彦冷哼一声:“潘邓不到苏州府时,未曾听闻苏州府缺粮,怎么他一到那儿就开始要粮了?”
余深眉毛一皱,觉得此事并不简单,“他苏州府损兵折将过半,哪里还要这么多钱粮?那奏书上却说苏州府缺粮一月有余,这是何道理?怕是另有隐情吧!”
这话提醒了皇帝,赵佶眉头深锁,觉得此事怕不是普通的死伤众多,钱粮匮乏。当初太祖年间,忠武节度使王全斌率军平定后蜀后,便与部下将领大肆抢掠,贪污财物,高达六十四万贯,大宋虽承平日久,没有战事,可也保不准有人就会大发战争财!
赵佶冷冷说道:“潘卿家不到苏州府,朕还不知道这么多事,如今听闻潘卿家奏报苏州府之事,方知其中曲折。苏州若真遭战乱,百姓流离,钱粮匮乏,朝廷自当倾力相助,绝不吝啬!然若有宵小之辈借机中饱私囊,贪赃枉法,致使民不聊生,朕亦绝不姑息!”
二府诸公皆沉默不语,只左右相看。
赵佶说道:“今朕欲彻查此事,还苏州百姓一个公道,肃清吏治,以正朝纲!众卿家谁愿为朕分忧?”
白时中赶紧站出来:“臣愿为陛下分忧!”
李邦彦见了不甘示弱,“臣也愿为陛下分忧?”
赵佶见他两个互不相让的作态,就心中有火,心想朕是派人去查案子,你两个到那苏州地界,怕是只想着包庇党羽了!不过这样一来倒是给赵佶提了个醒,潘邓是陈太师学生,那韩钟况又眼见与李邦彦交好,若是如此,朝中多数人都不可用……诶,不过若是……
赵佶心中隐约有了人选,却一时拿不定主意,思虑再三说道:“尔等先去筹备军粮,南下之事容后再议,退朝!”
*
大理寺牢房
狱卒们正在换防,门口隐蔽处,传来狱中节及官王二的声音:“李相公,这边,小心脚下。”他的声音压得极低,李邦彦微微点头,跟着王节及穿过昏暗的走廊,脚步轻得几乎听不见,墙壁上的火把照出微光,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,映在斑驳的墙上。
王节及一边带路,一边低声说道:“相公放心,这会儿正是换班的时辰,没人看见咱们……”
两人一路无话,直到走到一间偏僻的小门前,王节及停下脚步,从腰间取出一串钥匙,轻轻打开了门,两人又往里走了十几步,走到一个牢门前,门内万昌业正蜷缩在角落里,听到动静,抬起头来。
“万昌业,有人来看你了。”
万昌业猛地起身,踉跄着往这边扑来,“李……李相公……”
李邦彦扫了万都监一眼,冷声道:“正是本官,你可知自己如今处境?”
万都监连忙跪下,“小人知道,小人知道!小人犯了死罪,可小人也是听从韩府尹之令!相公一定要救救我……”
李邦彦缓缓坐在台阶上,示意万昌业凑近说话,“将你知道的,从那潘邓到了苏州之后都发生了什么,一五一十详细说来。”
万昌业凑近了,哆嗦着嘴唇,将自己在苏州府的种种见闻都说了出来。从苏州府二月份受到白莲教袭击说起,彼时韩知府一开始心急万分,到最后却不再着急,而是让他拖延时机,屡战屡败,不叫他把白莲教彻底歼灭,“相公,这都是韩府尹之令,小人不敢不从呀!”
李邦彦冷眼看他,“他既有如此大逆不道之举,你为何不往上报?”
万昌业说道:“他乃上官,我如何能忤逆?只得听令行事……后来军中军粮不够,我找韩府尹,他一面说府中已没粮了,一面又往我家送了几十担粮食,小人……小人便没再声张……”
万昌业觑着李邦彦脸色,小声说道:“后来军中因为缺粮屡次闹事,府中通判官也多有怀疑,屡次试探……小人便又去找韩府尹,韩府尹第二日便将苏州府通判邢名扬抓入牢中,言刑通判贪污军粮,这才平息军中怒火。”
李邦彦大惊失色,“此事怎么从未听人提起?”
万昌业说道:“府尹说这事等到战后再说……”
什么等到战后再说?这样的人悄无声息的把他处理了就好,怎能叫他还活在世上?
李邦彦紧皱眉头,“之后呢?”
万昌业说道:“之后就是潘节度使来到苏州城,二位大人本欲将他留在城外,可潘邓此人嚣张跋扈,他手握大军,直接就进了城。后凌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
稻米文学首页 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