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米文学 > 古代言情 > [水浒]掀翻大宋

190-20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稻米文学www.daomitxt.com提供的《[水浒]掀翻大宋》190-200(第6/13页)

大人又命人在广德军散布谣言,并且将兵籍销毁,可潘邓那人手腕了得,一天之内平定广德军,还重新记了兵籍,这……这谁也没料到。”

    李邦彦骂道:“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!你且把事详细说来。”

    万昌业就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都说了,李邦彦一边听,一边点头,心中闪过一丝疑虑,事已至此,韩钟况为何不先下手为强?还在拖延些什么!

    第195章 苏州封城

    苏州府西城门外寒山寺。

    两个身着体面的差人在小屋里喊道:“这都几天了!来人!快来人!”

    “我要报官!告你们囚禁有官人!”

    “嗤……”门外梁山兵不屑道:“他两个算什么有官人?不就是衙役吗,还当俺们梁山的都跟从前一样是些泥腿子呢,轻易就能被他两个穿官皮的唬住了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就是,这都几天了,说了道理听不懂,天天这样闹!不必管他两个,自消停了!”

    果不其然,屋里骂了一个时辰过后,骂声渐歇,那两个差人在桌子前面倒水喝,一人哑着嗓子说道:“真是欺人太甚,我二人是韩府尹的人,他们竟敢如此慢怠!”

    另一人心里惴惴不安,“冯兄,这潘邓权势滔天,把持住苏州府不放手,哪还有咱们韩府尹说话的余地?如今将我二人困在这里,我两个在这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,耽误了府尹大事,该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冯大看了看自己怀里的信函,也愁眉苦脸,“他潘邓不放人,咱两个又有什么法子?走也走不了,回也回不去,唉……这可是给当朝宰相的信!这可怎生是好呀……”

    薛二说道:“不行,咱俩不能在这儿死等着,要真出不去苏州,起码要跟韩府尹禀明,不然他见我两个一去不归,还以为我俩早已走了,实际上却是刚出苏州城,在这寒山寺待了六七天!”

    冯大站起来,“正是这个理!”他说着跑向门窗边,拼了命的砸门砸窗,“放我们出去,快放我们出去!”

    喊叫之间,门被推开,一个梁山兵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冯大顿时怒目而视:“识相的快放我等出城!否则韩府尹追究起来,状告尔等囚禁有官人,叫你几个吃不了兜着走!”

    那来的梁山兵皱了皱眉,“怎就是囚禁你两个?这寒山寺三教九流各路人都有,万一有哪个心怀歹意的,要对你两个不轨,那该如何是好?这是保护你俩!”

    郑大骂道:“我呸,放你娘的屁,快放我们出去!我们要北上!”

    那梁山兵一脸不可理喻:“都和你们说了几次了,不是我们不让出城,前些日子刚捉了方貌,方貌反贼带着白莲教徒在运河上袭击常州府官兵,尔等又不是不知。如今只等我梁山军清扫这从无锡到苏州的运河流域,剿灭白莲余孽,才叫尔等安全渡河。否则你两个前脚上了江,后脚在江心吃了那江匪的板刀面,到了河底可莫怪我等没有阻拦。”

    冯大火冒三丈,薛二见了急忙拦住他,自己凑上前去对梁山兵说道:“官军兄弟,若是不让我们北上,可否让我两个归家,与主人禀明实情?”

    那梁山兵说道:“你两个要回去,进城也要排号,如今等着进城的人已排到一千多号,大家伙都在寒山寺等着呢,你俩若要进城,我便给你两个行个方便,替你俩要个在前面的号,可回去了便回去了,再要出城可又要重新排出城号,如今出城的排到八百多个了,你俩一进一出就得重新排,可想好。”

    那两人只觉得心里有一团火,发又没处发,快把他两个憋死了,冯大说道:“我与你这小子没得说,把你长官叫来!”

    那梁山兵暗地里翻个白眼,“叫我长官来也没用,节度使有令,江阴到苏州这片水域不平,谁都不能走运河。”

    冯大吼道:“我前几日就看有个船队出城了!”

    梁山兵说道:“那是押送方貌北上的船队,光随行士兵就有百人,你二人如何与他们相比?”他摇了摇头,用一种看小孩胡闹的眼神看着他两个,“不光你俩,所有人都在这儿等着呢,节度使禁令,水域未平不许走运河,这是为了尔百姓好,你两个人单势薄,遇到白莲余孽如何是好?莫再胡闹了!”说着转身离去。

    *

    东京城大理寺牢房。

    烛火明明灭灭,万昌业从头到尾把他知道的都说了出来,李邦彦沉思许久,牢房里陷入了沉默,王节及提醒道:“李相公,咱们该走了。”

    李邦彦这才下定决心,随即说道:“如今事已至此,两位大人也无只言片语,我两个在东京别无他法,只能一不做二不休……”他看向万昌业,“你且附耳过来。”

    万昌业连忙凑近,李邦彦耳语一番,万昌业眼睛逐渐增大,悚然道:“何至于此!”

    李邦彦目光凌厉地瞪向他:“你如今已是将死之人!”

    万昌业这才又回过神来,对呀,他明日正午就要处斩了。

    “此事若是成了,你便可保命,若是不做,也别怪我救不了你!”

    万昌业连忙抓住李邦彦的衣角,“李相公,救我一命!但凭吩咐!”

    *

    李邦彦拿了万昌业手书,从大理寺牢房出来之后并未停息,马不停蹄赶往太子府。

    潘邓这小子动作太快,到苏州不过半月就活捉了方貌,还把方貌和万昌业一同送上东京,着实打了他个措手不及!如今圣上心中恐怕已有猜想,若就这样叫皇帝派人南下查案,恐于己不利,如今当务之急是扭转局势。

    李邦彦如今已是太子府常客,他常登门拜访,因此太子府的小黄门都和李相公相识,见他前来便热络招呼他在此等待。

    赵桓虽早早立府,却一直门可罗雀,近年来李相公频繁拜访,他也乐得有人相近,恰好李邦彦此人风姿俊美,又有才学,言语恭敬,为人谦逊,因此二人便常常走到一处。

    今日李邦彦有急事找他,赵桓也便更衣入正堂相见,“相公何事如此匆忙?”

    李邦彦见太子来到,连忙起身一揖,“拜见太子殿下,臣今日带来一份状纸,事关重大,不得不亲自呈上。”说罢,他将状纸双手递上。

    太子接过状纸,展开细读,脸色渐渐变得凝重。状纸上的字迹潦草,显然是狱中之人仓促写就,万昌业在状纸中控诉广德军节度使潘邓残忍嗜杀,未经上令便屠戮军中将士,更指其私造兵籍,意图不轨。

    太子读完,心中一震,抬头看向李邦彦:“此事当真?”

    李邦彦说道:“殿下,此事千真万确,万昌业乃军中老将,素来正直,若非被逼得走投无路,绝不会冒死上告。广德军节度使此举,已非寻常之过,而是有谋逆之心!他再造兵籍,原来的兵籍又在何处?士兵人数不明,岂不任由他篡改?说不准早已藏匿私兵,此人反叛之心昭然若揭!”

    原来如此,那潘邓自造兵籍竟是心怀歹意!太子紧紧捏着那张状纸,他早就看潘邓不顺眼,中料定此人是奸非忠,却没想到他如此大胆!

    赵桓咬牙说道:“既然如此,为何不直接呈上御案?”

    李邦彦苦笑一声,摇头道:“殿下有所不知,朝中多有偏向广德军节度使之人,万昌业此状若贸然上呈,只怕还未到陛下手中,便已被压下。臣思来想去,唯有请殿下出面,方能还万昌业一个公道,也为朝廷除去隐患!”

    赵桓闻言,神色凝重,他在殿中来回踱步,片刻后停下,“相公所言极是,此事关系重大,不可不察。明日朝会,孤自会向父皇禀明此事,务必彻查广德军节度使潘邓行径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
稻米文学首页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稻米文学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   今日头条

稻米文学|全本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