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阅读的是
稻米文学www.daomitxt.com提供的《[水浒]掀翻大宋》270-280(第7/13页)
皇帝也是大臣辅佐,我看就是咱们官家旁边那两个相公,整日里不知想什么,等到咱们大宋都给败完了,他们心里就舒坦了!”
一群人在茶馆里小声骂骂咧咧,忽有人说道:“怪了,往常这时候八月刊早来了,怎么到如今还没货?掌柜的,你拿不到货,怎不去催?咱扬州府虽封了,可也不至于连几本刊物都送不进来吧!”
掌柜的听他们说话提到自己,陪个笑脸,“怎能呢?已催了几次了,诸位客官住在城中不知道,瓜洲渡这几日急得直打转,不是咱扬州府封了,是那江南沿岸,全封锁了!”
“啊?”众人还是头一次听说此事,“这是为何?”
一人忽然醍醐灌顶,“该不会此次皇帝下扬州,拖名巡查,实际是为了讨伐那江南潘邓吧!”
一石激起千层浪,茶馆里顿时热闹纷纷,从一开始潘邓复活,南上清君侧,讲到后来江宁府开科场,种种大事小事如数家珍,说完还要评论,“我就知道他与朝廷必有一战!”
“乱臣贼子!真有他的!”
“早年间他还打反贼呢,如今他也造反了!”
“嗐,你几个都没见过潘大人,我表叔家的姊妹的家婆的兄弟曾有幸见过潘大人,真仁慈人也,潘大人也是可怜,若不是被钦宗皇帝相逼,不分青红皂白就要赐死,他又何至于反?这是被逼到绝路上了,不反就得死,反了许能活命!”
“唉,他这又是何苦?英雄气盛也,不知君叫臣死,臣不死不忠?若真被那李贼害死,如今那姓李的也已被惩处,他自自证清白,留得忠臣之名。何必折腾一番坐实了反叛,遭皇帝讨伐,大军压境,真真无可奈何矣……”
旁人听了他的话嗤笑道:“咱们皇帝能打得过那姓潘的吗?眼见着江南兵强马壮,从江南打马到汴京城溜了一圈又回来,他那大军汗毛都没少一根!再看朝廷,叫那金军打得老婆孩子都卖了,真要交战,谁赢谁输还说不定呢!”
茶馆里又是乱糟糟一团,“你们说得不对,都听我说……”
“都听我说……”
“都听我说!”掌柜的高声说道。
众人都看向柜台,不知掌柜的有何高论。
掌柜的拱拱手说道:“此事机密也,诸君千万莫要外传。非是朝廷讨伐江南,我听北面人传信,乃是金军将至,皇帝是逃到咱这了!”
茶馆里顿时鸦雀无声,不一会儿有人笑道:“掌柜的莫要打趣,这金军来了,你怎不跑?还在这儿跟我们喝茶聊天作甚?”
茶馆里一阵哄笑,掌柜的叹了口气,复又说道:“莫说我不跑,便真将此事告诉诸位,又有哪个要跑?”
他以手指着自家茶馆房梁,“这乃是祖父留下,我一家人生在扬州,到我已五代,下面还有儿孙,又叫我跑到哪去?我也想开了,我不跑了,就在这守着了……”
众人见此,这才有些相信,纷纷上前询问,掌柜的也知之甚少,只是听旁人传言,因此也未过多说明。
城内开始流言纷纷,扬州骚动,军民人心惶惶,就连官吏也内心恐惧,纷纷向上询问。
知府蓝璩面对同僚询问,不忍欺骗,只得实情托出,末了又劝解道:“皇帝自有其章程,诸位不必惊慌。”
官吏们又到黄相公府上询问,黄相公十分不耐,“诸位连袂到此,只所为此事?朝廷已有措施,尔等作何慌张!”
第276章 赵构南渡
黄相公官威甚大,把扬州本地小官员呵斥一顿,将这些个小官训得头都抬不起来,然后自去行宫面见皇帝。
赵构此时虽过上了安乐日子,却又有些忧心忡忡,“金兵未退,相公可有章程?”
黄潜善呵呵一笑,“早已安排韩将军带着大军在淮河驻守,必万无一失,陛下不必惊忧。”
赵构听了他这么说,提起的心放下了一半,但还有另一件事,“我等到了扬州许久,也不见那潘邓来信,也不知江南作何打算。”
黄潜善冷哼一身,“他潘邓也不过是个纸糊的,见我朝廷大军来此,早就龟缩江南了!他那润州城沿岸全都严防死守,防咱们防得紧呢!”
“果真如此?”
“此事左右都知,依我看陛下也不过太惧怕此人,他潘邓占据江南,说起来割据一方,实际上江南有何险可守?瓜洲渡到润州府就连半天都不用,我大军想要下江南,那边唾手可得,只看朝廷想与不想罢了。如今肯封他为王,不过是抬举他,也是我朝廷要个喘息之机,待到日后兵强马壮,必夺回此地!”
赵构这才松了口气,又劝道:“夺回此地还要仔细商量,如今朕不想此事,只愿在扬州落脚,莫要再生事端了。”
黄潜善自然明白皇帝所想,又捡着好听的一番劝慰,这才出了行宫。
还没走到家里,就听府衙来人通报,“相公,如今需多百姓偷逃出城去,这该如何是好?”
黄潜善心烦意乱,“走了就走了,管他们作甚!”
如今要紧的不是扬州,而是淮南,也不知韩将军能不能守住淮水,挡住金军。
*
张叔夜紧赶慢赶到了沛县,想要和徐州军一起,给金军来个里外夹击,重击金人!却没想他刚到此地,还没站稳,就听说了另一件大事。
此地竟有反贼称帝!
张叔夜惊得后退几步,“何方狂人?”
朝廷虽然势微,逃到扬州,但依旧是天下正统,如今那董平割据一方尚且只称王,那潘邓手握大军却连自封为王都没,只在江南名不正言不顺地猫着呢,如今这是哪个草窠子出来的强盗,竟然就敢称帝!
斥候官面有难色,说道:“并非狂人,乃是金军作怪!此间多有义军,其中有一伙名叫五间军的,这伙义军头领与芒砀山义勇军不和,金军到后,不知怎的得知此事,携萧县太守庞梓利,自立政权,国号为齐,以庞梓利为皇帝,号令萧县厢军。之后又收拢此间义军,许多百姓不知所以,真以为这是皇帝,纷纷投奔,几日之间俨然已成气候,又有七间军投入麾下,和那义勇军已打了几场了,眼见着就要把徐州军打散了!”
张叔夜目瞪口呆,金军怎如此狡诈!竟以彼之矛攻彼之盾,这可还了得?长此以往,教百姓如何看朝廷大军!
张叔夜赶紧问道:“如今徐州如何了?”
那斥候官说道:“徐州还在支撑……”
没等他说完,门外又有人来报,“相公,不好了!徐州沦陷了!”
*
粘罕此时已是第三回南下,他明白对战宋军最要紧的是什么,那就是时间。尤其是他们南下如此远,几乎到了淮河流域,既如此就更不能久留,必须速战速决!
是以金军势如破竹,长途奔袭到此,又一改往常攻城略地,转换了策略,到了萧州之后用他大宋人的方法,扶持傀儡,果真有用!
萧州根本就没抵抗,马上就开了城门,比他们费劲攻城要快上许多!之后粘罕叫他大军进城把粮仓搜罗一空,而后坐山观虎斗,再去徐州劫掠一番,吃饱喝足再往南走。
张叔夜在沛县紧急点兵,大军出击,却也只能救下徐州城赶走金军,再不能阻拦了。没了这徐州关隘,自此到扬州便是一片坦途,哪里还有险可守?
张叔夜心急如焚,着急上火之际却收到朝廷来信,言黄相公已经派大将韩将军驻守淮河沿岸,必不叫金军过河,让张叔夜与韩将军共同御敌,务必要截住金军,不可再让胡人铁蹄南下!
张叔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
稻米文学首页 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