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阅读的是
稻米文学www.daomitxt.com提供的《[水浒]掀翻大宋》280-290(第10/13页)
轮流来,也够用了!”
他们打谷之时,就是把收割来的稻禾聚成一股,由人两手抓着,把那稻子穗在一个大四方的贯桶里面摔打,让谷粒脱落,最终再把稻粒收起来,拿回家里面晒。
今日却不想保正拿来了两个新贯桶,看着还怪模怪样的,似两个大箱子,箱子里面还有个像辘轳一样的圆筒,这个圆筒可不得了,细看上面竟然钉满了铁钩。
“这是什么?”刘二小上前拨愣一下,见这圆筒果然像轱辘一样会转。
马保正叫一干人等都离得远些,众人都以为他要用这怪家伙打谷了,却没想保正一转身,叫村里乡书手上前。
众人又笑,“马保正,你要说是你来,咱大伙信,咱侯官人会干这个吗?”
侯乡书却没理这些人,转而从身侧帆布袋中抽出一本刊物来,正是《江南风尚》建炎二年五月刊。
只见他把刊物翻到其中一页,上有《我爱发明》栏目,五月刊的《我爱发明》所介绍的人物乃是苏州府徐家村中人徐代英,而他的发明,正是这‘打谷伯’。
侯乡书又把打谷的过程从头到尾看了一遍,之后把刊物塞回帆布袋里,将袋子甩到身后,挽挽袖子,从‘打谷伯’肚里掏出竹竿麻布来,把“打谷伯”外圈围住,再从刘二小手里拿过稻禾,站到“打谷伯”之前。
围着一圈的乡亲见侯乡书用布把这大家伙给围住了,纷纷到另一边来看,挨挨挤挤地都凑到乡书手身后。
侯乡书又低头在那“打谷伯”上不知弄了什么机关,而后只见他脚踩踏板,这打谷伯中间的轱辘竟然转了起来。
侯乡书又踩几下,中间那嵌满了铁钩的大圆筒转得飞快,而后侯乡书把手中稻禾往前伸,那稻穗碰到飞速旋转的铁钩,稻粒哗啦哗啦飞溅到了支起来的麻布上,然后都滑到“打谷伯”的大箱中。
一把稻禾经侯乡书手里翻腾着,把每面儿都叫这老伯啃啃,一转眼的功夫,竟都被这老伯啃光了,全吃到了敞口的大肚里!
再看他手中稻禾,哪里还有稻穗?
这也太快了!
刘二小目瞪口呆,这要是依着他们的老贯桶,他这几亩地,少说也要打上三四天,可若用了这新贯桶,岂不是一日就能打完?
不,现在可不叫贯桶了,叫打谷老伯!
他又看着那老伯的一圈儿铜牙铁齿,这大家伙牙口可真硬!
侯乡书又脱了几捧稻禾,不知怎么的感觉身上痒起来,他挠挠衣领子,刘二小就上去接替他打谷。
一来二去经了侯乡书教导,这跟前的庄稼人都学会了用这打谷伯,刘二小笑道:“保正,这真给咱们用?”
马保正说道:“那还有假?咱们这第一批买的便宜哩,上头叫咱买来给大家伙用的。我本想多买两个,没舍得花银钱,这两个咱村里先用着,不够用再说!”
说着把这个打谷伯就放在这里,而后推着另一个到村西边地头去。
他们丰溪村是个小村,两个也够用了,听县尊大人说,那杭州府下面的大村落,还有一次买十个的!
马保正叹道:“如今咱们日子也是好起来了,村里面竟然有余钱了。”
这要是放到以前,那是想都不敢想,一年接着一年的赋税往上交,村里只有交不上钱和紧紧巴巴能把钱交上的时候,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富足过!
候乡书说道:“此都赖潘公洪恩。”
一行人皆深以为然。
马保正说道:“可惜潘公不再征战了,我早已想好,若是咱江东再打胡人,咱们丰溪也不能落下,必叫咱乡人也集结一队,往前线送粮!”
此时却突然听到身后有马蹄声,众人回头往远望,却不见来人,侯乡书突然想到了什么,“怕不是县尊大人来此!”
来人由远及近,到了近前几人一看,不正是县令周大人。
马保正带着几人赶忙拜见,周臣下马,将他几个扶起,见了“打谷伯”笑道:“如今可都打谷了?”
马保正说道:“已打上了,我这正盼着县尊大人来到呢,大人晌午莫急,留我丰溪吃一顿便饭再走!”
周臣便和马保正一起去了田间地头,眼见着村民们用上了新家什,晌午便有收了几袋稻谷回家晒的。
巡视完后,周臣又带着两个衙役随马保正一行人一同回了保正家里,见马保正后院里也有家人在晒稻谷,此时日头正足,那家里人把一袋袋谷粒倒在地上,再拿钉耙铺平,一旦平整,早有狸猫迫不及待往上躺平,此乡村光景,十分岁月静好。
马保正叫家人做了几个好菜,又温了酒,县尊大人好不容易来他们村里一趟,可得和大人热络热络,多说些村里的事才行。
酒足饭饱,周臣带着两个衙役去了下个村里,一日了里巡视三村,等回到府衙,已是黑夜。
询问过衙役,得知今日县丞主事,并没大事发生,周臣回到了家中,却有家人说今日有人来信,来人还并不是送了信便走,而是在县城里住下,等候回信。
周臣疑惑,“来者何人?”
那家人说道:“我也不认得,那人只说自己是南剑州陆家人,他家老爷派他送信到咱家府上。”
周臣思虑片刻,不记得自己认得什么陆家人,但想到他父亲交友甚广,没准那人是认得他父亲,送信到他这来了。便从家人手里拿了信件,从头看到尾,而后惊道:“这等大事,他怎能做主?”
他又把来信里外看了两遍,安了安心神,而后说道:“明日一早你便去请那人来府上,再从府衙叫都头前来,我待修书一封,叫他送信到苏州府。”
第289章 海上贸易
那衙役听了主人安排,第二日早早便将送信的人带来府内。
周臣细问之下,得知陆老爷果然与他父亲相识。周臣便叫送信人与都头一同前往苏州府,临走时说道:“我也不认得潘大人,只是我父亲现在苏州府,此次前去我叫人给你带路到我父亲府上,并写了书信,余下你自打算。”
那送信人千恩万谢,先写了回信叫同伴返回剑州送信,之后自己跟着永丰县的衙役坐上了去苏州府的船。
*
苏州宝山造船厂,船厂管事正陪着东南王、明府尹和其他一干人等在场中参观。
潘邓走在前面,叫了李俊三人与他几个一同观摩宝船,此船巨大,远看底尖上阔,首昂尾高,十分精神气派。由远及近,越走近这艘战船,越看不全这庞然大物,只觉人之渺小,宛如草芥,眼里只剩船身外面包的一层精钢的光泽,圆钉个个排列有序。再往上看去,极目远眺,只见数个桅杆直立,风帆飒飒,还未出航便能见这庞然大物的几分风采,任谁见了不称一句好船?
管事对这船也是十分喜爱,一边走一边热情洋溢地说着这艘船,“……咱们船厂以前从没造过如此大船,这船长足足四十丈,宽十四丈,据小老儿所知,乃是大宋第一大船!此尖底到了水中之后所向披靡,又有舵叶绞盘调节深浅,无论是浅江还是大洋皆不惧!上有桅杆九个,凡风帆十二张,又有撑条挂在帆篷面儿上,顺风时扬帆远航,其海上风力,皆为我船助力,一日夜能走五百里,真宝船也!”
童威童猛两个人跟在后面,看这大船简直痴了迷一般,他们从前在江州时也在水上讨生活,可扬子江大船小船各式船只来来往往,甚至还有那上面建了二层小楼的客船,可他们纵使见过再多船只,也没见过像今日这样如此气派的船啊!
潘邓说道:“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
稻米文学首页 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