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阅读的是
稻米文学www.daomitxt.com提供的《[水浒]掀翻大宋》280-290(第11/13页)
这艘船是船厂去年新制,到今日只下了两回水,我叫人打造它时,想的便是此船能下南洋,达天竺,一直走到那些个大宋没到过的地方去。”
他又回头看众人,“只是后来诸事繁忙,把这事耽搁了。”
此地港口商船来往频繁,也多有番邦船只来此,大宋对此没有太严苛的限制,反而设有市舶司,负责管理海外贸易。此时这片土地对外贸易的一脚已经迈出,现在潘邓想让另一只脚也走出去,把此地与外邦打通,让港口地带变成繁荣城市,从此便可发展出海贸易以及转口贸易。
李大官人马上就想到了近半年来江东消耗颇大,难不成主公是想靠往来商船多赚些银钱?
果然听主公说道:“现在江东富庶,我两路之内大小工厂极多,这些年来手工业日益发达,咱们这有这天然的条件,正合适做出口之用。市舶司前些日子送信来也说明了此事,我苏州府一地货物紧俏,光是从南运到北面的货物便连年增长,运到外邦的亦是如此。因此我便想将这通往各国的水路走通,咱们官府有个章程,下面的商人才能有所凭靠,也能有更多的百姓靠这条路吃饱饭。”
明翰海说道:“府里空忙了这许久,没顾上殿下所说出海走商路之事,殿下既然重提,下官这便拟定章程,看这船队何时出海。”
说到船队,宝山造船厂管事如数家珍,“……殿下尽管吩咐,咱们这宝船不止这一个,配套的还有十几艘,有粮船、马船、坐船、战船、货船,这十几艘一个船队,保准在海上所向披靡!什么东边高丽来的,西边暹罗来的,小老儿都见过他们的货船,和咱们江东的船一比,那真是雄鹰跟前站个秃毛鸡,相形见绌!”
潘邓便笑着说道:“宜早不宜迟,可这事我想来繁琐,大船出海,少则数月,多则一两年不能回归,其中凶险可见一斑,因此多做准备,有了把握再说。”
几人便明白了此事。
潘邓又将李俊三人召唤过来,“你救江州有功,我却一直没赏你,实在是江州水军大半乃是阮家三将军做主,我得知你几人从前有旧怨,因此也不便安排;更兼看重你兄弟本事,早有意叫你出海。你几个意下如何?”
李俊哪里有不答应的,连忙带着童威童猛拜道:“听凭东南王驱使!”
潘邓将他几个扶起来,说道:“此事繁琐,有什么需要的,都与明府尹说明。”
几人又在造船厂看了看,便起身去市舶司,一直到了傍晚才回归行馆。到了住处,有人前来送信,说是有故人在苏州府求见东南王。
潘邓十分疑惑,“是谁?”
等他两天之后回苏州府一见,此不正是多年未见的余深!
余深刚一见潘邓,顿时老泪纵横,上前拜道:“惠州尹参见东南王!”
潘邓赶忙将余大人扶起来,细看余深,这老头从前就有几分老态,现在更是风干了一般,又黑又瘦,“这岭南风水忒不养人了些,大人都憔悴成这般模样了。”
余深见潘邓则是大不相同,从前此子眼中便有锐气,只是因年轻而尚显稚嫩。而如今封王加爵,称霸一方,不再遮掩之后,其行举得仪有王霸之气,仪容威严更有人主之相!
余深再拜,“下官此次前来却不是为自己而来,而是带了几位同僚书信,为岭南百姓而来,请东南王受我岭南一拜!”
潘邓紧忙又将他扶起,“余大人与我多年未见,何以刚一见面便如此生分?快请就坐,有什么天大的事,你我慢慢说来也就是了。”
余深和潘公坐到一块,喝了上好的西湖龙井,而后叹了口气说道:“上回喝这龙井茶,还是殿下从前从杭州回到汴京,拿到陈大人府上的。陈大人好客,我也分得几杯,如今想来,数载已过,日月蹉跎……”
潘邓说道:“大人要喝龙井还不容易?杭州到惠州也不远。”
余深拱手说道:“路途千里,下官从南到北,这两府一比,简直云泥之别!”
自从钦宗临朝,李邦彦任太师之后,皇帝便对他们陈党大肆清洗,他在在流放路上被一贬再贬,最终直接被贬到岭南,此地何其荒凉,他常年在京畿,从没见过这么穷,这么落后的地方!
若不是苏学士曾在这做过太守,推广了秧马、水磨等一些个农具,这地方连像样的农具都没有!百姓贫苦,朝廷却还要他们官府多收税,何其不易!
好容易今年朝廷管不上他们了,本以为老百姓会有些松快日子过,可不想农户辛苦了半年有了收成,紧接着飓风就来了!田里的禾苗全毁了!
余深说着说着眼泪都出来了,“……之后就是一连着五天的暴雨!可怜那百姓家里被黑风吹走的房盖都没盖回去,就下这么大的雨,雨后又有洪灾,死得死,伤得伤,粮食全没了,大家伙守在河边上饿肚子,还没水喝,我,我不配为一府之尹……”
潘邓见这余大人将近知天命之年了,在这里垂泪,于心不忍,劝慰道:“此也是无可奈何之事,可向朝廷要救济了?”
余深说道:“朝廷哪里管我们!下官只向周边各府借钱借粮,得了好心帮扶,这才度过此劫……”
他把眼泪擦擦,之后恳切说道:“朝廷已不管我们了,今年下半年就迟迟没来催收,我等上书遭灾一事,朝廷只叫我等自行处理,这非是一家之事,这是一府一地的事!下官怎么做?没钱也没粮,这回侥幸过关,若有下回便叫百姓饿死吗?下官无法,故来投奔东南王,岂江东收留我等!”
潘邓说道:“广东路近年如何?”
余深细细说了近年的事,而后说道:“不光我惠州一地,广州、梅州、潮州皆愿归顺,潘公既图大业,何妨收容广东?”
潘邓看向一边的林朔,林朔心中踌躇,主要是因为此地太过荒凉,且总是有天灾,身为流放之地,他江东收容这样的地方,确实没有太大利处,反而要他们花心思治理。如今主公正是预备要征战天下之时,财力人力有限,这广南东路……
余深见这年轻人竟然不说话,急忙对他说道:“这可是苏学士所待之地!”
林朔说道:“……倒也未尝不可,主公意下如何?”
潘邓说道:“广南东路之地百姓亦是我等同胞,岂能见死不救?更有余大人亲自不远千里前来,我岂能薄待此番厚意?”
他说着对余深说道:“……大人之心意我皆晓得,如今江南初创,便请大人替我回广南东路,陈明我意,我再派大军带救济随大人一同前往,助百姓度过此劫。”
余深心里十分动容,“潘公深情厚谊,我等都晓得,待我回归岭南,必对同僚百姓陈明利害,那朝廷不给我们救济粮,江南给了,自此我广南四州便归入潘公麾下,由潘公驱使!”
潘邓又多留了余深几日,眼瞧着老大人身子骨歇过来了,才派人送他回归。
此番变动忙坏了林朔,他还没理顺多加的四府的诸多事宜,又有人来通报,“周大人求见,说有要事告知。”
第290章 福广来投
林朔一时没有反应过来,“哪个周大人?”
他家人说道:“便是工曹大人,之前老爷送信来推荐的那个周元敬。”
林朔便叫人请见。
周元敬进到屋中,先与林中尉见礼,之后说道:“南剑州有人送信来,称福建路两府有归顺之意。”
福建路州府也要归顺?林朔立即问道:“是谁送信来的?”
周元敬答道:“乃是南剑州沙县一乡绅,姓陆,他家从前三代乃是官宦之家,之后子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
稻米文学首页 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