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米文学 > 古代言情 > [水浒]掀翻大宋

330-34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稻米文学www.daomitxt.com提供的《[水浒]掀翻大宋》330-340(第5/14页)

水生看着杨府尹的目光,缩了缩脖子,“我听了也没理会……宋押司日日下乡讲课,和咱们河中府辖下村民最是要好,此事由他来办,正好还能顺道宣扬一下我东南仁政,是以我就没再管了,谁能想到宋押司用来干这个……”

    此时只听河边一阵吵嚷,“捞上来了,捞上来了!”

    黄河边上顿时热闹起来,“让我看看,捞上啥来了!”

    “这么大个!难怪捞了这么久!”

    “这是啥?石碑?”

    宋江赶紧叫人给这大石碑冲水,把上面的泥沙都冲刷下去。

    众人又围上观看,只见此碑十分古朴,上面被河水冲刷得棱角坑洼,正中央有两排字符,却都不认得。

    “都让开,都让开!让咱们宋押司来看,这几个字是啥。”

    宋押司到了石碑对面,仔细观看,“嘶……这……这我也不认得。”

    齐强和魏昪两个人从村民捞东西就一直在河边,此时挤进人群之中,“让我俩看看!”

    众人给他两个让出道,齐强凑近一看,“这……这是啥?”

    “唉呀!”众人一片埋怨,“这两个后生……不认字就不要往前凑!让我们老父母来看!”

    “让开,老父母来了!”

    杨澎泽走过去,看清了碑上的花纹,“这也不是字呀。”

    众乡亲哗然,不是字,那是什么!

    宋江恍然大悟,“此乃天书!”

    众人震惊,竟然是上天铭文!

    有老百姓十分着急,“那老天爷说了啥了,咱也不认得呀!这可咋好?”

    宋江又连忙说道:“众位且莫着急,我曾认得一位高人,人称入云龙公孙胜,此人师从罗真人,上通天文下晓地理,他还有一门绝学,精通此蝌蚪文,要是他到咱们河中府来,定能勘破天机!”

    *

    魏昪回到脚店之中就收拾东西,准备启程返回燕京,齐强拦他,“咱俩怎么也得等到那公孙胜来了,听了这天机究竟是什么再走!”

    魏昪没有停下手中动作,“还要等那道长?你没听百姓议论纷纷,都觉得这就是那句话的天上铭文?”

    “哪句话?”

    魏昪学着府里老百姓说的话,“你没看吗?这一共是两排蝌蚪文,而且一边长,那两句话也是两句,也一边长。此话正是‘驱逐鞑虏者,北定中原也’!”

    齐强又拦他,“那又咋了?咱们听董大王之命南下探查机密,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,咱两个四个眼珠子都看见长虹贯日之景了!这能是假的不成?一个结果都没有就这么走了,咱俩回去之后董大王问起来要怎么交代?”

    魏昪又细细和他分辨,“……就算此事是真天神显灵,降下铭文,可此蝌蚪文如何解读,便已是那道长说了算了,他随便说什么是什么,咱们如何能反驳?”

    齐强还是坚持要等到道长来了再走。

    过了两日,公孙胜果然云游到此,见了昔日宋首领,二人相视一笑。

    河中府父老乡亲相聚在此,里外围了十几圈,殷殷注视着道长。

    公孙胜捋捋胡须,颇有一副仙风道骨,“众人既然已经知晓,又何必贫道明说?”

    众人哗然,真是那句话!

    有个村民吵嚷着:“我就说了,这两行字一边长,眼看着又是左边五个,右边五个,就是那句话!”

    杨澎泽则有些惊奇,他眼见着这道长刚到他们河中府,还没来得及和宋江通气呢,怎么这么上道?遂请了道长到府上盛情款待。

    公孙胜于席上笑着说道:“此石碑所现之谶言,绝非偶然。自古以来,天象地理皆有预示乾坤之变的玄机,黄河出此石碑,一来上天暗示时机已到,天下有动荡之势;二来天意直接点出此间有明主,必能挺身而出,顺应天命,完成这一伟业。想来驱逐鞑虏、光复中原、一统天下的辉煌图景指日可待了。”

    齐强和魏昪一路快马加鞭返回燕山府,奇强边打马便和魏昪说道:“我就说该留在那等着道长到来吧?这道长必定是真道长!如此气魄,定有真本事!光看此谶言就能料定天下必定一统,可怜我主还想着能有三分之势,糊涂哇!”

    “魏兄快走!咱们赶紧回报!”

    *

    与此同时,宋江在河中府村民的夜校小院子里振臂一呼,“天命在越,上天既然降下铭文到我河中府,我河中必是兴盛之地!”

    “父老乡亲!关中王的暴政咱们受够了!赋税如山,徭役如海,咱们百姓食不果腹,前年冬天整个中原死了多少乡亲?却还要拿钱养他个不知哪来的关中王!叫他在洛阳府吃香的喝辣的!”

    “当日长虹贯日,众位亲眼所见,之后石碑谶言,都是老天在帮我们,要咱们乡亲们摆脱这无尽的苦难,投奔真正仁德的明主,大越皇帝!”

    “大越皇帝以仁爱治国,百姓安居乐业,从不剥削农家!咱们若归顺大越,一定能过上好日子!莫再犹豫!此时该我河中响应天命,揭竿而起,投奔潘大王!”

    百姓山呼,“投奔潘大王!”

    河中府当即便宣布独立,不再受关中王管辖,转而投奔大越。

    杨澎泽更是把天降异象,长虹贯日以及黄河石碑写文登刊。

    整个中原为之哗然。

    *

    消息传到洛阳府,王襄大发雷霆,然而他却无暇顾及,只因他治下前两天发生了一件大事,汴河沉船了!

    “荒唐!到底是多大的船,能把整个河道给堵了!”

    前来汇报的官员低着头,“回关中王,并不是那船大,而是一整个船队,全在船身上装了撞角,那船长不知是咋想的,每个船身上都装了好些,说是为了防河道上越祸杀人的贼船!他那一整个船队在汴河那小河道上运粮,本来运得好好的,谁曾想前面一艘船不知是碰到了什么,一艘接着一艘,都沉了!”

    “蠢货!”王襄一排桌案,“这事儿是谁干的?查出来了没!”

    汴河乃是开封府西运河,是运河最后一段,在终点通过汴口汇入黄河,之后向西发散到整个中原流域,可以说是通往中原最重要的水路。

    中原依赖的运河被堵,水路走不通,来往运输只能走陆路,运输成本就要翻好几番。长此以往,不光是花销大,他们中原粮食也不够!不需一两个月,他们中原就得闹粮荒!

    这是谁想的主意,怎么如此歹毒!

    那小官员哆嗦着说道:“回大王话,这事儿查了十来天了,河阴官员上报说不是谁使的伎俩,是那商队想着来咱们中原卖粮食,这些年凡是运粮的商队走的都是那条道,他也不是别人撞的,是自己倒霉!”

    王襄眼睛微眯,“再去详查!把那几个商人都抓起来,此事定是有人做局,要毁我中原粮道!再吩咐河阴姚五味,尽快清理河道,用最短的时日把河道疏通!”

    几日过后,姚五味的副官亲自到了洛阳,“大王不好了!姚将军被开封府李纲擒了,李纲把汴河一段的运河全封起来了,不叫我们过去了!”

    王襄大怒,“究竟是怎么回事!”

    *

    苏州府皇宫之中,潘邓正一边和林朔下棋,一边听人奏报河北事宜,前来传信的小兵说到李大官人带人贿赂了汴河漕吏,借道运粮,致使沉船阻塞河道一事。

    “现在中原那帮人急了,前两日派来个叫姚五味的将军,带了千来人要清理河道,李大官人岂能让他如意?带去的百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
稻米文学首页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稻米文学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   今日头条

稻米文学|全本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