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阅读的是
稻米文学www.daomitxt.com提供的《[水浒]掀翻大宋》330-340(第6/14页)
名兵士扮作开封府兵,将他千人大军狠狠收拾一通!”
“……结果姚五味果然中计,连夜回到河阴集结了三千兵马,天还没亮就带兵到了开封府,和李纲干起来了!李将军镇守开封多年不叫旁人侵扰,又怎能容他?没个三五回合将姓姚的擒走,并且将整个开封府禁严,汴河流域也不许中原军过了。”
林朔早已将棋子放回棋篓里,听了虞侯官回报,问道:“如今运河已堵,接下来咱们还该做什么?”
潘邓琢磨了好一阵,终于落了白子,而后缓缓开口,“把运河堵住不叫中原军疏通,之后我大越便以逸待劳也未尝不可。”
第335章 中原恐慌
中原愁云惨淡,如今汴河一带战火连连,水路被堵走不通,南北来往只能走陆路。
货物、粮食全压在车上,车马辎重碾过扬尘的土路,这趟虽然走得更慢,但耗费也更大呀!
“完了,全完了!”粮商王五坐在车板上,拿着算盘叹气,他的粮仓里往年这个时候能堆满麻袋,现在空得能在仓里跑马。
他一边的管事听了紧忙过来,“老爷,这是怎么了?”
“……从南边跑一趟,走陆路光是雇车马、请壮士护卫、打点各路神仙的花销,就比往年走水路翻了几个跟头!”
水运转陆运,成本暴涨,最终都得转嫁到粮价,“这米价叫我怎么定?怎么定都是亏!”
王五一路坐着板车摇摇晃晃回了荥阳,粮价往门口幌子上面一写,顿时引起轩然大波。
有不明所以的百姓站在店门口嚷嚷,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粮价怎么越来越贵了!”
“王老五!你别缩在家里不出声!”
“粮价怎么涨了这么多!”
“快说!”
王五却哪里有空出门和这些百姓分辨?眼看着事有不好了,他正回了乡下处理家中地产呢。
荥阳府赵员外坐在花厅里,慢条斯理地品着茶,管家赵福垂手立在旁边,小心翼翼说道:“老爷,运河是真堵死了,南边的粮船进不来了,市面上粮价眼瞅着往上蹿,人心惶惶啊……”
赵员外吹吹茶汤,“去和王五打听了吗?”
赵福诶呦一声,“……哪能不去呢?主人可真是冤枉他了,他家不是哄抬粮价,是真降不下去了!”
赵员外把喝了一半的茶放在桌上,指节在红木桌上轻轻敲了许久,“乱世存粮……告诉下面的人,今年的租子,一粒都不能少,到了秋收必须收齐!还有那些家里揭不开锅的农户,不是有想卖地换口粮吗?去把价钱再压一压,把地契都收上来。”
如今这形势,也不能怨他趁乱收地了。
现在中原一带早已被大大小小的山头占据得支离破碎。关中王拉壮丁充军,抽丁派夫,大片良田抛荒,当兵吃粮的人多了,弯腰种地的人却少了。
那些拥兵自重的山头将军们盘踞一方,靠着手里的刀戈征军粮,自己却一粒米也不产。如此乱局,他们这些中原的大户,到了最后只有土地和粮食才是硬通货!谁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心软,往后几年之内,整个家族也怕是就在此间湮灭了。
运河彻底堵死的消息如同一个信号,瞬间点燃了这些大户和山头们心底最深的恐惧。
大户们疯狂地囤积以应对风险,像贪婪的貔貅一般只进不出。市面上流通的粮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,恐慌如同无形的瘟疫,一夜之间席卷了中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。
天还没亮透,荥阳府城的王氏米行门口黑压压挤满了人,男女老少紧紧攥着布袋瓦罐,互相推搡着,伸长脖子神情焦虑地张望着米行大门。
店门终于开了一条缝,伙计显然被外面的阵势吓了一跳,他举着一块新刨的木牌,哆哆嗦嗦地挂出来,之后身形闪回店里。
人群瞬间炸开了锅。
“什么?又涨了!”
“三百文?昨天还只要二百八十文!”
“贼老天!你这是要逼死我们啊!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!”
粮价一边上涨,百姓们一边还要买粮,无他——中原市面上已经没有余粮了。
*
粮荒的恐惧席卷中原,关中中原两地物价飞涨,老百姓勒紧裤腰带不说,中原军的普通士兵也得饿肚子了。
关中王军营之中唉声连连,一小兵刚吃完了饭就嘴里嘟囔,“娘的,稀汤清得能照见俺的脸,几泡尿就没了,肚子叫得比打雷还响!”
旁边兄弟闭着眼,有气无力地哼了一声,“省点力气吧……听说库里那点陈粮都快耗光了。再这么下去……”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,“别说拎刀砍人,站岗放哨都怕是要一头栽了……”
那小兵猛地转过头去,“邪了门了!咱们就算是水路被堵了,粮食运不过来,可咱中原也有存粮,怎么才一个月,咱们的口粮就被克扣到这种程度!”
“嗐,这你还不明白吗?有粮的时候那是咱们的口粮,没粮的时候就得紧着上边的人来了,咱们这些兵又算得了什么?”
“他娘的!老子合该去野山头,都是脑袋拴在裤腰带上,好过在军营里挨饿!”
野山头里种种情形也不容乐观。
仅仅一个月,局势如同脱缰的野马,彻底失控。那些拥兵自重的山寨头领们,看着自己粮仓里日渐稀少的存粮,听着手下报告城中富户已近开始屯粮,也渐渐感到了危机和恐慌。
对他们而言,手下的人要吃饱了,他们才是有刀兵,有刀兵才有地盘,至于那些泥腿子老百姓?不过是待割的韭菜,是他们的粮仓罢了!
荥阳府辖下,张家村村口处,傍晚的寂静突然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撕裂,霎时间烟尘腾起,一队约莫百来人的杂牌军冲进了村子。
领头勒住了马,扯开破锣嗓子吼道:“弟兄们听着!咱们今天是奉大王之命征粮救山寨!都给我挨家挨户搜!锅台、炕洞、地窖一个都别放过,给老子掘地三尺!敢藏一粒粮,按通匪论处!”
话音刚落,他身后的士兵们如狼似虎地散开,村子里霎时间鸡飞狗跳,哀嚎连连。
“军爷!军爷行行好!那是我家最后一点种粮啊!”汉子死死护住自家院子墙角的瓦缸。
“滚开!”一个士兵粗暴地将他踹翻在地,像是报复他不听话,抡起一边的酱菜石头砸碎了瓦缸,里面混杂着泥沙的糙米粒洒了一地。
老妪扑上去撕打抢她家糙米的士兵,“天杀的!你们跟土匪有啥两样!”
士兵反手一个耳光将她扇倒在地,“老不死的东西!不想死就滚!”
张老汉藏在柴火堆最深处,死死抱着用破布包着的最后半袋救命的黍米,听着外面越来越近的哭喊和砸门声,心跳快要跳出胸膛。
“砰!”他那扇破旧的木门被一脚踹开。
两个凶神恶煞的兵闯了进来,见了米袋两眼发光,“老东西,藏得挺深!”
其中一个狞笑着一脚踹在张老汉肚子上,老汉痛哼一声蜷缩在地,那半袋黍米也被粗暴地夺走。
土匪兵来的快,去的也快,一阵烧杀抢砸,抢夺了两车的粮食,只留残破的村庄和哭嚎的百姓在此地。
一份份折子和状纸堆到关中王王襄的桌案上,他身边孙将军在一旁急切说道:“不能不管了,大王!那些个山头抢得太狠了!光是荥阳府辖下十几个村子被抢得精光,尸首都抬出来几十具了!民怨沸腾,快压不住了!再这样下去,恐怕……恐怕要激起民变啊!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
稻米文学首页 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