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米文学 > 古代言情 > [水浒]掀翻大宋

330-34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稻米文学www.daomitxt.com提供的《[水浒]掀翻大宋》330-340(第7/14页)


    王襄眼窝深陷,双眼布满血丝,胡子拉碴沉默着,一个月之间仿佛老了十岁。一股巨大的疲惫感和无力感将他淹没了,他的脊梁仿佛被某种硬物压垮,重重地靠进太师椅里,“由他们……去抢吧。”

    孙昭远瞪大了眼睛,书房里死一般的寂静,只有灯芯燃烧偶尔发出的轻微的噼啪声。

    “不然又能怎么样呢?众小军伍散了,咱们就遭殃了,至少让中原军的同盟不要散掉,也让咱们的人有口吃的……”

    他何尝不知道这是在饮鸩止渴?他曾经苦心经营、试图维持的那点秩序和仁义之名,正在被这些山头的抢掠一点点撕碎,每一份折子都像一记耳巴子抽在他脸上。

    此时距离当初汴河堵塞已过了一个月,各地大小山头为了自保疯狂掠夺百姓存粮,他都知道,可他又能如何?为了稳定大局,只得默认这种暴行。

    可与此同时,他也只能任由自己的声望彻底破产,亲手撕下了最后一点遮羞布,他王襄在中原百姓的心里算是烂透了。

    事情为何到如今这般地步?江南明明什么都没做,只是汴河河道淤堵了而已,只这一场小小变故,就让他整个中原大乱?

    王襄双目无神地看向前方,此时有虞侯官来报,“报告大王,不好了!自从河中府叛乱,附近几府纷纷响应,河中那边有个宋大王,十分厉害,眼见着集结了几个山头和州府,手下兵马已经过万了!”

    王襄还是纹丝不动。

    过了一时半刻,又有副官来通报,“大王,汝州秦副将求见。”

    王襄这才活动活动身形,叫秦副将进来,秦副将进了帐内,支支吾吾开口道:“大王,事有不好,汝州府节度使韩谦他,他想要暗中投奔越国!”

    *

    苏州府皇宫之内,潘邓依旧手执黑子,想了半天,犹犹豫豫落在棋盘上。

    林朔不禁感叹,难不成陈老大人教学生,连同棋技也一同教给了陛下?不然陛下之棋术为何会如此差不可闻!

    简直叫他想让都没法让!

    “陛下神机妙算,一计便叫中原陷入混乱,如此思谋缜密,为何棋差一招?”林朔一个白子落下,整个棋局陷入死局。

    潘邓睁大了眼睛,拿手指头挨个数了数,顿觉心痛不已,“防不胜防啊!”

    林朔:“……”

    陛下真的会下棋吗,明明一直在进攻,根本没有防啊!

    潘邓还在数着下棋路数在心里复盘,此时有宫人通报,“应天府来人。”

    潘邓叫人到近前来,虞侯官拜见陛下,而后说道:“中原汝州韩将军投降,想要投奔江南军,林将军询问陛下之意。”

    林朔也看向陛下,只见陛下把手里捏着的棋子放回棋篓里,眼神睿智,气场强硬,仿佛又变成那个杀伐果决的帝王了,思虑半晌过后,陛下掷地有声,“拖他一个月,再做打算。”

    第336章 开封投降

    陛下的话传到应天府,林冲摇了摇头,无奈道:“哪里用得着拖一个月?不过十日没动静,韩谦的人头都落地了。”

    果不其然,几天之后中原传来消息,汝州韩将军已经身死,尸体还被悬挂到了城门楼上。

    中原各武将纷纷唏嘘,不过也难怪王襄如此气愤——韩谦乃是奉关中王之命,东袭开封府之人。

    中原这一个月来虽然混乱,可王襄始终没有因乱失智,他之企图不变,依旧是找准了结症所在,想要趁早疏通河道。河道一旦疏通,粮食运来,他们中原的危机也就解除了。

    可没想到韩谦东行半月有余,汴河没攻下不说,自己还要投敌!王襄大发雷霆,如此叛逆之辈,误他大事之人,他岂能容忍?

    王襄整军攻到汝州府,擒了韩谦,当场便一刀杀了。而后没有再回洛阳府,而是亲自带着黄城明,领军去了汴河边上。

    运河堵塞一事不能再拖下去了。

    汴河西段淤塞处,两岸纤道荒草丛生,原本驻扎在此的开封军守军人去营空,只剩下零零落落的竹竿子。

    王襄带着几个亲兵疾驰至河岸旁,黄城明看着空荡荡的汴河两岸,下马仔细检查遗留的痕迹,“大王,辎重车辙是新的,守军往东去了,撤走不久而且走得很急,连拒马都没收!”

    看来开封军这是听说中原军王襄亲自前来讨伐,自知敌不过,赶紧溜了。

    王襄脸色铁青,没去管开封府军,他们既然就这么走了,也省得自己麻烦,“先清理河道,过两天再去寻他们!”

    黄城明立刻下令,召集附近能找到的所有纤夫和河工清理河道,自己军营里的士兵也都一同运河泥。

    河阴来的老纤夫带着十几个干瘦汉子,他们家伙什不多,只有些铁锹、破筐,中原兵跳到河里奋力挖掘粘稠如膏的淤泥,之后把粗绳绑上,由纤夫带领着把残船碎片拖离。

    那十几个残船把河道堵得死死的,众人能捞上岸的就往上捞,捞不了的只能留在河里,拖得远些尽量叫河道流通,老纤夫众人一连几天下苦力,拉得肩膀崩裂出血却也只能咬牙。

    经过四天的挖掘,一众人终于把这道河道挖开了,大船顺顺利利地通过,河工们发出一阵欢呼。

    然而这还只是第一步,运河开通之后王襄还要拿下开封府,才能进一步掌控水路,否则开封府在城东再次把控运河,他们在此处也依旧无计可施。

    王襄听了属下传递消息,汴河瘀堵清理好之时,人已到了开封府城外。

    开封府和陈留两处皆有常平仓,只要攻下开封府城,将粮食顺着运河运到中原,他中原危机就可解除。

    王襄举剑直指开封府城,“攻城!”

    开封府城门楼上李纲探出头来,手里拿了一样东西悬挂在城楼正中间,声有气吞山河之势,“何人敢攻开封府!看看这是什么!”

    众人抬头,定睛一看,这不是太祖牌位!

    王襄咬牙切齿,这个姓李的这么多年就会这一招!

    “你要是个有种的,就把祖宗牌位撤了!我们两个真刀实枪较量一番!分出个上下高低来!动不动把祖宗牌位搬出来,没白得长个撮鸟!”

    李纲才不和犯傻他较量,“乱臣贼子!你敢再上前一步,当心遭天谴!”

    王襄牙咬得直响,“竖子贯会强词夺理!我替先皇守中原能被你说乱臣贼子?那南边潘邓怎么说!他现在已经称帝了,你要是真心系大宋,怎么不前去讨伐!还在这惺惺作态!”

    李纲痛骂,“大宋都被你们这些乱臣贼子折腾的亡国了,我守个屁的江山!我守的是祖宗宗庙!潘邓是称帝了,可他这么多年也未曾攻打开封府!反倒是你,屡次来犯,还敢打着先皇所封西道总管的名头办事,你且自思量!”

    好好想想吧你!

    王襄往常就觉得李纲此人十分难缠,今日正面对决更见一般。若是往日他必定会十分头疼,可此时此刻他却顾不了那许多了,仁义道德这些虚的东西又有什么用?他王襄的名声早就烂透了。

    现在把粮弄到手里才是正事。

    “李纲奉先皇之命守卫开封,却屡次搬出太祖排位,此等行径,乃是对祖宗大不敬!如此无德之人岂能由他侍奉先祖?我王襄今日便替天行道,诛杀这不孝子孙,以正纲常!”

    中原军如狼似虎一般扑向开封府。

    李纲见老招数不好使了,当即叫士兵守城楼应战。

    他也不怕王襄,想此开封城当年可是据金兵数十万之众,要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
稻米文学首页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稻米文学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   今日头条

稻米文学|全本阅读